-
全部
-
制造業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食品制造業
- 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
- 煙草制品業
- 紡織業
- 紡織服裝、服飾業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業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業
- 家具制造業
- 造紙和紙制品業
- 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
- 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制造業
-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醫藥制造業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橡膠和塑料制品業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 金屬制品業
- 通用設備制造業
- 專用設備制造業
- 汽車制造業
- 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
- 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
- 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
- 儀器儀表制造業
- 其他制造業
- 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
- 金屬制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半固化片
2022年受國內宏觀經濟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商品半固化片市場競爭激烈,行業產品產銷量同時下降,2022年我國商品半固化片產量為7.56億米,銷量為7.35億米。
電感器件
2021年中國電感器件市場規模為356.4億元,較2020年增長8.92%。2022年中國電感器件市場規模約為389.5億元,較2021年增長9.29%。未來電感器件行業隨著通訊電子、計算機、汽車行業的發展,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顯示器件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國顯示器件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件生產國和消費國。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的變化,顯示器件將繼續在性能、功能和質感等方面實現突破和創新,為消費者帶來更加豐富多彩的視覺體驗。中國新型顯示器件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估計2023年市場規模達到8559億元。
塑料薄型載帶
據統計,2023年全球塑料薄型載帶市場規模將增長至5.02億美元。
FPC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FPC行業市場規模達到1290億元,同比上漲12%。估計2023年行業市場規模同比上漲7%至1380億元;2025年同比上漲12%至1680億元。
圖像傳感器
2022年中國圖像傳感器行業市場規模約為797.96億元。
存儲器
2019年上半年由于全球原廠和品牌廠面臨壓力,導致中國需求下降,2020年開始恢復供需平衡狀態,2022年中國存儲器行業產量約為32.55億塊,需求量約為36.8億塊。從市場結構來看,中國存儲器市場中,占比第一的存儲器為DRAM存儲器,占比為35.33%。其次為機械硬盤,占比32.54%
車規級IGBT
從2015年到2022年,中國車規級IGBT行業的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在此期間,市場規模從5.92億元增長到近77.24億元,增長了超過十倍。純電動和混動車規級IGBT市場都呈現了顯著增長。純電動車規級IGBT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4.44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近64.3億元,增長了超過十倍。
熱界面材料
2022年中國熱界面材料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5.45億元,產值約為3.7億元。
MCU芯片
目前MCU市場仍處于快速成長階段,國內企業由于成本、服務能力等優勢已逐步完成了中低端MCU領域的國產化,帶動中國MCU芯片市場規??焖偕蠞q,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市場規模約為401.51億元
復合功能性材料
近年來國內新材料行業市場規模一直穩步增長,由2015年的2.1萬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6.8萬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8.3%。
鋰電銅箔
近年來,我國鋰電銅箔出貨量逐年增加,2022年我國鋰電銅箔出貨量42.0萬噸,同比增長49.7%,增長主要受新能源汽車用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需求高速增長帶動。2022年國內鋰電銅箔出貨量TOP5市場占有率合計54.3%,TOP10市場占有率合計75.2%。
智能手機
2022年受疫情、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劇、市場趨于飽和等因素影響,智能手機行業低迷運行,2023年第四季度,新機型密集發布促進行業加速修復,根據工信部數據,2023年我國智能手機產量為11.4億臺。未來,我國智能手機行業將朝著技術不斷創新化、產品多元化和個性化以及生態化發展。
物聯網通信及控制設備
據統計,2023年全國物聯網市場規模達3.9億元。在物聯網技術加速應用推廣趨勢推動下,未來我國物聯網通信及控制設備行業規模有望實現進一步增長。
半導體分立器件
2023年我國半導體分立器件產量約為7875億只,同比增長1.09%。
可穿戴智能設備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的購買力逐漸增強,在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的創新空間逐步收窄和市場增量接近飽和的情況下,可穿戴智能設備成為了智能終端產業消費電子產品發展主力,整體出貨量呈上漲態勢。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可穿戴智能設備市場出貨量為9921萬臺,同比增長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