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信息門戶

智研產業百科

一、綜述
1、定義及分類
2、行業政策
3、行業壁壘
4、發展歷程
二、產業鏈
1、產業鏈分析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三、行業現狀
四、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五、競爭格局
六、發展趨勢

氫燃料電池汽車

摘要: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重要分支,在京津冀、上海、廣東等五大示范城市群的引領與帶動下,行業整體呈現穩健且持續的發展態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為5548輛和5405輛,雖然同比分別下降10.4%和12.6%,出現階段性回調,但縱觀2016-2024年的發展軌跡,行業仍以31.28%(產量)與30.85%(銷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強勁攀升,彰顯出長期發展的澎湃動能。從區域市場格局看,行業呈現出顯著的差異化發展特征,示范城市群憑借政策與產業優勢持續領跑,河北、山東等非示范區域則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加速布局,共同構筑起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多元生態。


一、綜述


1、定義及分類


氫燃料電池汽車是以氫氣為能源,通過燃料電池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驅動車輛的新能源汽車,具有零排放、高效能等優勢。其核心分類依據動力系統:1)純燃料電池型(極少見);2)燃料電池+動力電池混合動力型(主流,燃料電池供能,電池提供峰值功率并回收制動能量);3)燃料電池增程式(燃料電池僅為電池充電)。此外,按用途則涵蓋乘用車、商用車(公交、物流車,尤其是潛力巨大的重卡)及特種車輛。目前,氫燃料電池重卡憑借其長續航、大載重等優勢,成為行業重點發展方向。

氫燃料電池汽車分類


2、行業政策


(1)主管部門和監管體制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的主管部門涵蓋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各部門協同推進產業發展。工信部聯合多部門推動示范城市群建設與車輛推廣,國家發改委落實氫能中長期規劃以拓展應用場景,國家能源局則明確要求地方建立氫能管理體制,為產業發展提供政策與規劃指引。


監管體制圍繞政策落地、安全保障、技術創新等展開。地方政府需結合實際制定規劃政策,建立健全氫能全鏈條安全監管機制,支持技術創新與示范項目,推動信息平臺建設,并建立跨部門協調機制,確保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在安全、有序的環境中高質量發展。


(2)行業相關政策


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氫能產業化的關鍵一環,近年來備受關注。我國高度重視氫能產業發展,積極布局謀篇。2022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 - 2035年)》明確賦予氫能能源屬性,使其成為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充分發揮氫能清潔低碳的特性,推動交通、工業等用能終端以及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同時,該規劃還確立了氫能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方向的地位,是構建綠色低碳產業體系、打造產業轉型升級新增長點的關鍵力量。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要基本掌握氫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和制造工藝,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將達到約5萬輛。2024年12月,工信部等三部門又印發《加快工業領域清潔低碳氫應用實施方案》,進一步強調開發大功率、高效率、長壽命的燃料電池等關鍵技術,鼓勵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項目就近利用高品質工業副產氫和可再生能源制氫,并推動建設基于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制氫加氫一體站,為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的蓬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相關政策


3、行業壁壘


(1)核心技術壁壘高


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核心競爭力取決于技術自主性,但中國在這一領域仍面臨關鍵短板。例如,質子交換膜作為電堆性能的核心,其壽命和穩定性直接影響燃料電池效率,但目前全球僅美國杜邦、日本旭化成等少數企業掌握成熟技術,國產產品在壽命和成本上與進口產品存在顯著差距。此外,儲氫閥門等關鍵部件也長期依賴進口,技術驗證周期長,市場信任度不足。這些技術瓶頸限制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性能提升和成本降低,進而影響了其商業化進程。


(2)成本壁壘


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成本劣勢貫穿產業鏈上下游。一輛氫燃料電池重卡售價普遍超100萬元,是柴油重卡的3倍、純電動重卡的2倍,核心原因在于電堆成本占比超50%,而國產電堆單價仍較高。同時,氫氣成本也難以降低,當前中國綠氫占比不足5%,灰氫成本較高,導致加氫成本顯著高于柴油。此外,基礎設施投入巨大,單個加氫站建設成本超1000萬元,且因利用率低,投資回收期長達10年以上。這些成本因素共同構成了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的障礙。


(3)基礎設施壁壘


基礎設施不足是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的致命傷。加氫站“孤島效應”導致車輛運營半徑受限,難以滿足長途物流需求。盡管中國已建成一定數量的加氫站,但與加油站和充電樁相比,數量仍然遠遠不足,且分布不均。此外,政策執行“雷聲大雨點小”,地方細則落地緩慢,非示范城市因無補貼,氫能重卡推廣近乎停滯。這些基礎設施短板限制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使用便利性和市場接受度。


4、發展歷程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經歷了從技術探索到商業化示范的演進歷程。2001年至2015年為技術積累期,通過國家項目引導、校企聯合開發及重大活動試運營,企業完成燃料電池汽車技術探索與優化,達到量產標準;2016年至2022年為示范推廣期,國家將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出臺多項規劃與政策,通過“以獎代補”方式支持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示范項目,推動商用車規?;痉哆\營;2023年以來,行業進入產業化加速發展新階段。2023年示范城市群擴容至5個,盡管2024年行業出現短期波動,產銷數據同比下降,但長期趨勢仍指向增長。當前,行業正以技術迭代降本、基礎設施補鏈、應用場景拓展為抓手,向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發展歷程


二、產業鏈


1、產業鏈分析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產業鏈上中下游緊密相連,上游聚焦核心零部件供應,包括氫燃料電池、電機及電控系統、汽車電子、汽車零部件等,其中氫燃料電池的關鍵材料如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等國產化率有待提升,影響成本與技術自主性;中游為氫燃料電池汽車制造,以商用車為主導,宇通客車、福田汽車等企業占據主要市場份額,行業集中度較高但競爭格局未定;下游涵蓋運營服務與應用,如商用車、乘用車、特種車輛、售后維修等。目前,終端以商用車(客車/重卡)為主導應用,而乘用車仍處探索階段,行業整體仍處于發展初期。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產業鏈如下圖所示: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
氫燃料電池
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國鴻氫能科技(嘉興)股份有限公司
東方電氣(成都)氫能科技有限公司
電機及電控系統
武漢菱電汽車電控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英威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藍海華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鄭州中電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
上海藍箭電控設備成套有限公司
四川省環宇電控制造有限公司
汽車電子
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惠州市華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經緯恒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明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富奧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豪恩汽車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
合興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維科精密模塑股份有限
汽車零部件
華域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均勝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福耀玻璃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賽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立中四通輕合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繼峰汽車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上游
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
中游
商用車
乘用車
特種車輛
售后維修
下游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


宇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的代表企業,展現出強大的技術研發與市場拓展能力。公司憑借豐富的產品線,滿足不同市場需求,在燃料電池領域成果顯著,通過開發高速長續航與氫電增程動力系統,實現批量推廣并提升整車續航,關鍵零部件自主國產化應用降低成本,同時借助車聯網平臺大數據完善氫安全技術,鞏固技術領先地位。經營方面,2024年公司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72.18億元和11.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63%和126.53%。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分別增長-3.0%和14.91%,盡管一季度營收微降,但利潤仍保持增長。

2022-2025年一季度宇通客車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


(2)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的關鍵代表,積極順應行業發展趨勢,加速轉型升級步伐。其堅持多技術路線并行的戰略,構建起完善的新能源產品矩陣,展現出強大的前瞻性與布局能力。2024年,公司新能源戰略深入推進,不僅在三電和氫燃料等核心技術上實現自主可控,還打造專屬整車平臺架構并發布生態品牌,構建一體化生態解決方案,全方位提升競爭力。在產品端,重卡、輕卡、中VAN平臺等細分市場新品不斷,覆蓋廣泛且競爭力持續提升,新能源銷量與市場占有率雙增長。2025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分別148.01億元和4.3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01%和70.08%,營收與利潤也保持強勁增長態勢,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2022-2025年一季度福田汽車營業收入及歸母凈利潤


三、行業現狀


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重要分支,在京津冀、上海、廣東等五大示范城市群的引領與帶動下,行業整體呈現穩健且持續的發展態勢。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為5548輛和5405輛,雖然同比分別下降10.4%和12.6%,出現階段性回調,但縱觀2016-2024年的發展軌跡,行業仍以31.28%(產量)與30.85%(銷量)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強勁攀升,彰顯出長期發展的澎湃動能。從區域市場格局看,行業呈現出顯著的差異化發展特征,示范城市群憑借政策與產業優勢持續領跑,河北、山東等非示范區域則依托自身資源稟賦加速布局,共同構筑起氫燃料電池汽車市場的多元生態。

2019-2024年中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


四、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政策驅動與戰略定位明確,為行業發展提供頂層支撐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受益于國家戰略層面的高度關注與系統性政策支持。自《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發布以來,氫能被明確納入國家能源體系,燃料電池汽車成為“雙碳”目標下的重要技術路徑。國家通過“以獎代補”機制推動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示范項目,已覆蓋京津冀、上海、廣東等5大區域,形成規?;痉缎?。地方政府同步出臺配套政策,如海南對氫能車輛高速通行費全免、河南對加氫站建設給予千萬級補貼,加速構建“政策-技術-市場”的協同生態。這種“中央統籌+地方落實”的模式,為行業提供了清晰的戰略方向與穩定的政策預期,有效降低了企業研發與市場推廣的風險。


(2)技術突破與產業鏈協同,推動成本下降與性能提升


技術進步與產業鏈成熟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核心驅動力。近年來,中國在燃料電池電堆、膜電極、雙極板等關鍵材料領域實現國產化突破,電堆功率密度從2015年的2kW/L提升至2024年的4.5kW/L,壽命突破2萬小時,系統成本年均下降10%-15%。例如,國鴻氫能、新源動力等企業已實現電堆批量生產,成本較進口產品降低40%以上。同時,產業鏈上下游協同效應顯著:上游綠氫制備成本因可再生能源電價下降而降低30%,中游儲運技術突破(如70MPa儲氫罐)提升加氫效率,下游整車企業(如宇通、福田)推出覆蓋重卡、公交、物流車的全場景產品矩陣。這種全鏈條技術迭代與成本優化,使得氫燃料電池汽車在經濟性上逐步接近傳統燃油車與純電動車。


(3)市場需求與場景適配,激發行業規?;瘧脻摿?/strong>


氫燃料電池汽車在特定場景中的不可替代性,為其商業化提供了廣闊空間。在重卡領域,氫能重卡憑借長續航(單次加氫超500公里)、快速補能(3-5分鐘)和低溫適應性(-30℃正常啟動)的優勢,成為港口、礦山、鋼鐵廠等固定路線運輸的首選方案。例如,唐山港已投入運營200輛氫能重卡,年減排二氧化碳超10萬噸。在公共交通領域,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氫能公交車實現“零排放、低噪音”運營,單日行駛里程超300公里,滿足城市客運需求。此外,隨著儲能、分布式發電等跨界應用場景的拓展,氫燃料電池汽車正從“交通工具”向“移動能源載體”轉型,進一步釋放市場需求。


2、不利因素


(1)技術瓶頸制約產業突破


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在核心技術領域仍面臨顯著瓶頸。燃料電池電堆的功率密度、耐久性和低溫啟動性能等關鍵指標尚未達到商業化要求,例如,當前部分燃料電池系統的效率僅為40%—50%,與理論值存在較大差距;使用壽命一般在5000—10000小時左右,遠低于傳統燃油發動機的使用壽命。此外,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等核心材料高度依賴進口,導致成本居高不下,技術自主性不足也限制了產品迭代速度。整車技術積累方面,動力系統匹配、集成與控制技術仍處于研發階段,發動機可靠性、穩定性、耐久性等低于國際水平,難以滿足大規模商業化需求。


(2)成本高昂削弱市場競爭力


成本問題是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發展的核心障礙。制造成本方面,燃料電池系統復雜制造工藝和前沿技術要求推高了單車成本,例如,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造價大約是當前鋰離子電動汽車/燃油車的1.5—4倍,從商用車角度看,同樣是8.5米長的公交車,燃油車型售價約60萬元左右,純電動車型售價約120萬元左右,氫燃料電池車型售價要達到160萬元至180萬元。使用成本上,加氫費用高昂,國內加氫站的氫氣價格普遍在每公斤60—80元左右,相比之下,汽油按每升8元計算,百公里油耗8升的傳統燃油車,百公里燃料成本約64元,而百公里電耗15度,每度電0.5元的純電動車,百公里用電成本僅7.5元。高昂的成本導致車輛售價和運營成本遠高于傳統燃油車和純電動汽車,削弱了其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3)基礎設施與市場認知不足限制推廣


基礎設施不完善和市場認知度低是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推廣的兩大難題。加氫站建設成本高,平均約1500萬元,且分布不均,截至2024年,全國加氫站累計建成數量約540座,主要集中在廣東、上海、江蘇等少數地區,加氫基礎設施的稀缺極大地限制了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導致消費者存在“里程焦慮”,不敢購買。同時,消費者對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存在疑慮,相較于電動汽車,其市場認知度較低,影響了購買意愿。此外,氫源供應不穩定,目前全國總體上是缺氫的,需要進口,而氫氣進口價格昂貴,如果是純綠氫,成本更高,這也限制了行業的發展。


五、競爭格局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企業競爭格局呈現多元化與集中化并存的特點。一方面,傳統商用車巨頭如宇通集團、福田汽車等憑借深厚的產業基礎與品牌影響力,在氫燃料電池商用車領域占據主導地位,產品覆蓋公交、物流、重卡等多個細分市場;另一方面,新興科技企業與專業氫能公司如億華通、國鴻氫能、重塑科技等通過技術創新與模式創新,在燃料電池系統集成、核心零部件研發等關鍵環節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推動行業技術迭代與成本下降。同時,隨著一汽解放、陜汽集團等大型車企加速氫燃料電池技術布局,以及三一集團等工程機械領域企業跨界參與,行業競爭愈發激烈,市場集中度逐步提升,頭部企業憑借技術積累、產能規模與市場渠道優勢,持續鞏固領先地位,而中小企業則聚焦細分領域或區域市場,尋求差異化發展路徑。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重點企業分析


六、發展趨勢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正迎來快速發展期,技術迭代與成本下降推動產品性能提升,重卡等商用車領域應用持續深化,同時在乘用車及非道路交通領域探索拓展;政策層面,從國家到地方支持力度不斷加大,補貼、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持續完善,且示范城市群建設成效顯著,非示范區域也積極出臺突破性政策,加速市場推廣;產業生態上,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增強,同時區域合作加強,各地因地制宜探索發展路徑,氫能產業基金等設立助力產業協同,行業有望通過技術、政策、產業協同推進,從示范走向規?;l展。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版權提示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擴展閱讀
熱點聚焦∣2023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現狀:氫能產業生態建設提升,燃料電池車商業化應用加速成形[圖]
熱點聚焦∣2023年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現狀:氫能產業生態建設提升,燃料電池車商業化應用加速成形[圖]

據中汽協統計,2022年,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626輛、3367輛,同比增長速率分別為104.05%、112.3%;2023年1-8月,全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730輛、2816輛,同比增長速率分別為29.1%、51.3%。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返回頂部

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在用潤滑油液應用及

監控分技術委員會

聯合發布

TC280/SC6在

用潤滑油液應

用及監控分技

術委員會

標準市場調查

問卷

掃描二維碼進行填寫
答完即刻抽獎!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