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頒布百日,成人培訓接棒K12,成為企業爭相搶入的領域之一。成人培訓的領域廣闊,不僅涵蓋大學生培訓,也包含公考、教考等職業類考試的培訓,此外,各類技能、證書培訓也屬成人培訓的范疇。截至11月3日,2022年國考、研考的報名和2021年下半年的教師資格證考試都剛剛結束。以國考為例,數據統計顯示,2022國考共有212.3萬人通過資格審查。龐大的考試群體,讓外界開始頻頻注意到成人培訓這條賽道。但長期以來,復購率低、難成規模都是成人培訓面臨的痛點。而為規范成人培訓市場,各類監管政策、合同范本也正陸續發布。
2015-2022年中國公務員招錄人數及招考職位數量
資料來源:華圖教育、智研咨詢整理
“公考熱”未降再現“教資熱”,繼“公考熱”之后,“教資熱”再次成為多方熱議的話題。在剛剛結束的2021年下半年教資考試中,多地的報考人數再創新高。以武漢為例,據“武漢發布”的消息顯示,本次教資考試武漢市共有12.89萬考生參加,考生規模也排在全國各城市第一位。
而老生常談的公務員考試和研究生考試,熱度同樣未曾消退。據國家公務員局網站消息,2022國考共有212.3萬人通過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約為68:1。同時,2021年研究生考試的報考人數也達到377萬人,較2020年的341萬人增加36萬人,創下歷史新高。
不容忽視的是,不管是研考、教資,還是國考,大學生都是這些考試的重度參與者。那在整個成人培訓賽道上,大學生又是否能成為對培訓機構而言最重要的用戶群體呢?
對此,大學生具備學習的熱情和學習的原始能力。成人培訓開始“內卷”?實際上,自今年以來,特別是“雙減”政策頒布之后,轉型成人培訓業務,已是不少K12培訓機構的共同選擇。高途已升級旗下的考研業務,新東方也提出升級回歸大學生業務的策略。但在成人培訓領域,目前已不乏中公教育(10.160, 0.05, 0.49%)、文都教育、華圖教育這樣的老牌培訓機構。
針對“雙減”后K12賽道機構切向成人業務,多鯨資本合伙人葛文偉則認為,新機構的加入會給市場增加供給,勢必打破原來行業領頭羊的“壟斷定價權”。“教育行業是沒有辦法壟斷的,但領頭羊有首定價權,而更多機構進來后,這種‘壟斷定價權’不復存在,競爭加劇將導致客單價下跌,獲客成本提高。”
“雙減”政策的監管讓K12培訓賽道啞了火,而為促進整體教育培訓市場的規范化發展,針對成人領域的監管政策也在陸續發布中。
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發布了《關于加強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廣告發布管理的通知》,要求廣告內容中不得出現“無需學習”“無需上課”等虛假違規內容,不得出現“快速取證”“免考包過”“考不過退款”等對教育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證性承諾。
此外,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聯合制定《北京市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合同》示范文本對提供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的培訓機構作出規定。據示范文本要求,機構在提供相關培訓服務時,不得向學員作出保過、包過、保證取得證書、考試不通過退費等承諾。同時,不得引導或主動為學員提供各類信貸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