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件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工業基礎薄弱,鑄造行業大多仍為手工作坊,年鑄件總產量僅幾十萬噸。改革開放后,我國第二產業進入發展快車道,帶動了我國鑄造行業的快速進步,作為制造業的基礎行業,我國鑄造行業的發展同時也促進了整個制造業的成長。21世紀以來,我國鑄造行業整體保持持續增長趨勢,自2000年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大鑄件生產國以來,一直穩居世界首位。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鑄件產量為5170萬噸,同比下降4.3%。
文創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從以“物質消費”為主轉向以“精神文化消費”為主,極大地刺激了我國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另外,近年來我國政府積極出臺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各項政策,使社會力量投資文化創意產業熱情高漲,文化創意產品和服務豐富多樣,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逐年提升?,F如今,我國形成了首都、長三角、珠三角、滇海、川陜、中部六大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行業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發展活力凸顯,已經成為當前經濟增長的亮點之一。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文創行業市場規模為880.53億元,同比增長6.9%。
食品添加劑
我國食品添加劑行業起步較晚,但行業發展十分迅速,已成為食品工業中最活躍、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自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水平和國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國食品添加劑的需求和供給實現雙向增長,食品添加劑行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理念的不斷升級,消費者對食品的可口性和安全性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同時,在我國經濟持續增長、內部需求不斷擴大的環境下,食品添加劑行業迅速發展。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食品添加劑主要品種產量為1530萬噸,同比增長3.1%,食品添加劑主要品種銷售額為1441億元,同比增長3%。
冷藏車
隨著近年來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居民消費結構的變化,綜合影響下帶動了肉禽、水產品、乳制品等易腐食品和反季節蔬菜水果的消費總量,加之近年來我國生鮮電商行業的迅速崛起,使得更多的消費品需要通過冷鏈物流的方式從產地向其他需求地區輸送,冷鏈物流及相關設備的需求量隨之快速增長,疊加汽車零部件國產化程度及相關技術水平提升,我國冷藏車銷量快速增長,由2015年的1.96萬輛增長至2021年的7.99萬輛。2022年受整體經濟環境低迷及燃油等成本高位等因素影響,冷藏車銷量出現大幅下滑,為5.2萬輛,同比下降31.1%。
包裝機械
我國包裝機械行業屬于新興行業,起步較晚,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機械工業中的十大行業之一。包裝機械下游應用行業廣泛,多為快速消費品或生活必需品制造行業,抗周期性強,使得包裝機械行業總體需求較為穩定。近年來,在我國人均消費水平提高、消費需求升級換代的持續拉動下,食品、飲料、醫藥、化工、家電、倉儲物流、建筑材料、造紙印刷、圖書出版等眾多行業領域生產企業把握發展機遇,不斷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市場競爭力,為我國包裝機械行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促進了包裝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包裝機械產量為73.35萬臺,同比下降23.6%。
EDA軟件
EDA行業狀況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情況息息相關,在我國集成電路產業保持高速增長的大背景下,EDA行業發展持續向好,同時,在我國半導體市場規模的持續擴張、晶圓制造產能的連續提升、芯片復雜度提升帶來的設計工具算力需求增加、晶圓工藝制程提升對制造類工具要求增加、先進封裝技術創新發展帶來的EDA工具應用需求提升以及產權保護力度的增加等利好因素的推動下,我國EDA軟件行業市場規模穩步擴張。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EDA軟件市場規模為115.6億元,同比增長11.8%。
棗
近年來中國紅棗產量呈現出總體增長的趨勢,也伴隨著一定的波動,主要受到氣候條件、種植技術、市場需求和政策引導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和紅棗種植結構的優化,紅棗的產量和質量均得到了顯著提升。到2022年,中國紅棗產量達到747.24萬噸,這一數據表明紅棗產業依然保持著穩健的發展態勢??紤]到氣候變化、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預計未來幾年紅棗產量的短期趨勢可能會出現小幅波動。
西瓜
近年來,受氣候變化、種植技術改進以及市場需求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西瓜產量和種植面積呈現了一定的波動。具體而言,2022年我國西瓜產量達到6302.31萬噸,種植面積則為1484.82萬畝,顯示出西瓜產業仍維持著較高的生產規模。未來隨著農業科技的進步和農業政策的優化,預計西瓜產量將保持穩定增長,種植面積可能會根據市場需求和種植效益的變化而有所調整。同時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品質要求的提高,西瓜種植結構可能會進一步優化,以滿足市場多元化的需求。
三七
云南三七以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和精細的加工工藝,保證了其獨特的藥效和品質,贏得了國內外市場的廣泛認可。云南省三七種植現狀而言,從2018年到2022年的數據可以看出,雖然在地面積在2022年略有回升,但采收面積從2019年的峰值逐年減少,至2022年僅為4.9萬畝,同時產量也從2019年的高點19676噸下降至9729噸。
黃芪
黃芪分為綿芪和鐵芪兩種,在市場上為主流商品,市場長期收購。黃芪作為中藥材大宗品種之一,年需量近7萬噸。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對健康養生方面的注重,市場消耗端對黃芪的需求整體趨向穩步增加。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黃芪產量和需求量分別為7.81萬噸和7.34萬噸,市場規模達15.78億元,較2021年增長3.2%。
數據要素
近年來,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根據國家工信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數據統計,2022年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達到1018.8億元,且隨著我國數字化經濟的發展及大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我國數據要素市場規模也將不斷擴大,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1749億元,數據要素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當歸
隨著國內外市場對中藥材需求的增加,岷縣的當歸種植戶積極擴大種植面積,同時采用先進的農業技術提高產量。具體來看,從2015年到2020年,當歸的產量和種植面積均穩步增長,盡管期間有所波動,但整體趨勢向上。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當歸的產量和種植面積均出現顯著增長,主要歸因于當年種植面積的大幅提升,從17.746萬畝猛增到31萬畝。進入2022年,盡管種植面積略有減少,但當歸產量仍保持增長態勢,達到5.76萬噸,種植面積穩定在28.38萬畝。
金針菇
金針菇以其菇蓋滑嫩、柄脆、營養豐富、味美適口而著稱于世,特別是火鍋、麻辣燙和涼拌菜的上好食材,我國栽培金針菇的歷史悠久,北起黑龍江,南至云南,東起江蘇,西至新疆都適合金針菇生長,是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中技術最完善的品種之一,但近兩年我國金針菇產量有所下滑,據中國食用菌協會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金針菇產量共計完成202.54萬噸,同比減少5.61%。
醬腌菜
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醬腌菜作為中國的傳統特色產品,又煥發了新的活力,越來越受到大多數人的喜愛,正逐步從自家腌制的家常小菜走向餐飲市場,并成為人們郊游、登山、旅行、露營等戶外活動中重要的食品品類,2022年我國醬腌菜行業市場規模達130億元,同比增長7.30%,其中,醬菜約占9.94%,榨菜約占5.39%,泡菜約占61.03%。
對蝦
2022年我國南美白對蝦海水養殖產量達1340280噸,同比增長5.23%;斑節對蝦海水養殖產量達114360噸,同比增長9.26%;日本對蝦海水養殖產量達46199噸,同比增長3.71%。
冬蟲夏草
2023年我國冬蟲夏草出口量達2.83噸,出口額達4736.29萬美元,出口均價達1676.56萬美元/噸,從出口目的地來看,我國冬蟲夏草主要出口至日本、新加坡、中國澳門、泰國、新西蘭、美國、加拿大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