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 鐵路運輸業
- 道路運輸業
- 水上運輸業
- 航空運輸業
- 管道運輸業
- 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
- 裝卸搬運和倉儲業
- 郵政業
集裝箱航運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2023年1-11月,我國集裝箱吞吐量合計28383萬TEU,同比增長4.9%,其中沿海集裝箱吞吐量為24864萬TEU,同比增長4.3%,內河集裝箱吞吐量為3519萬TEU,同比增長9.6%。
管道運輸
在國家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市場需求的持續拉動下,我國管道運輸行業市場規模從2017年的1.47萬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1.96萬億元。2023年以來,在國內經濟的穩健回暖復蘇下,天然氣、石油、供排水等市場需求進一步提升,帶動行業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23年全年管道運輸行業市場規模約為2.35萬億元。
能源運輸
能源運輸作為連接能源生產地與消費地的關鍵紐帶,對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具有重要意義。隨著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能源需求不斷增加,推動了能源運輸行業的持續擴張。目前,中國能源運輸行業的規模已經達到了萬億元級別,行業規模持續擴大,顯示出強大的市場活力和發展潛力。
冷庫
2023年中國冷庫容量為2.2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26%。未來,中國冷庫市場將繼續穩定增長,隨著預制菜行業的持續帶動以及冷鏈運輸市場需求增長的情況下,中國將有更多冷鏈配送需求,推動冷庫容量的擴增,進而對冷庫市場規模提供強大支撐。
倉儲
從倉儲指數來看,2023年中國倉儲指數基本維持在50%左右, 2024年1月中國倉儲指數為51.2%,較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這主要是因為受春節臨近影響,下游行業對倉儲需求整體有所下滑,業務活動明顯放緩。
機場
2023年中國民航機場貨郵吞吐量為1680.5萬噸,同比增長15.7%;起降架次為1171.5萬架,同比增長63.8%;旅客吞吐量為125956.3萬人次,同比增長142.2%。
航空運輸
截至2023年底,我國民航客運量達6.2億人次,同比增長146.1%;貨運量達735萬噸,同比增長21%。在業務規模持續擴大的同時,中國航空運輸業發展質量和保障能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有助于產業持續穩定發展。
快遞服務
2023年我國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1320.7億件,同比增長19.4%;快遞的業務收入達到12074億元,同比增長14.3%。
冷鏈運輸
估計2023年國內冷鏈需求總量達到3.5億噸,同比增長6.1%;估計冷鏈運輸市場規模達到5170億元,同比增長5.2%。
城市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底,我國城市公共汽電車、軌道交通配屬車輛、客運輪渡船舶及巡游出租車擁有量分別為70.32萬輛、6.26萬輛、136.2萬輛、183萬輛。
交通運輸
從客運量來看,2023年以來我國旅游行業需求旺盛,帶動交通運輸行業快速恢復,前三季度交通運輸行業營業性客運量同比上漲56.03%,達69.59億人。從貨運量來看,2023年前三季度行業營業性貨運量較上年上漲7.1%,達403.1億噸。
倉儲物流
據統計,自2023年2月起,中國倉儲指數和物流業景氣指數均在50%以上波動。其中9月受中秋、國慶假期臨近影響,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環比增加3.2個百分點,達53.5%;中國倉儲指數環比增加1.5個百分點,達53.5%。
航空物流
2020-2022年新冠疫情對民航運輸生產影響的深度和持續性遠超預期,2022年民用航空貨郵運輸量下降至607.6萬噸,同比2021年下降1.70%。2023年,國內民用航空貨郵運輸量為735.4萬噸,同比增長21.0%。
跨境物流
據統計,2022年,我國跨境物流市場規模達2.36萬億元,同比增長10.8%。2023年,即使在全球貿易需求下滑、供應鏈危機和國際爭端等多重阻力威脅下,我國跨境物流市場依舊保持較強韌勁,行業規模進一步擴大。
物流
疊加國家經濟加速發展、居民消費水平不斷提升,社會產品物流運輸需求日益增長,持續刺激國內物流市場規模擴容。據統計,2023年1-11月,全國物流業總收入達12萬億元,同比增長5%
城市軌道交通
據統計,截至2023年末,我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有55個城市開通運營城市軌道交通線路306條,運營里程達10165.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