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GDP十強城市的用電量排名:上海、蘇州、重慶、北京、廣州、深圳、杭州、成都、南京和武漢[圖]
電力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支柱行業,用電量則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從城市維度看,用電量受到GDP、產業結構、常住人口、天氣特征、電氣化程度等多重因素影響。一方面,隨著產業結構優化,高耗能產業減少乃至退出,城市的用電量可能出現下降趨勢;另一方面,隨著人口聚集,消費水平提升,電氣化程度提高,用電量又可能處于增長狀態。
美格智能三季度再創佳績,模組黑馬持續發力[圖]
美格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2881)成立于2007年,總部位于廣東省深圳市。作為全球領先的無線通信模組及解決方案提供商,美格智能致力建設研發驅動型企業,公司研發基地主要設立在深圳、上海和西安,物聯網研發人員規模超過千人。
碧桂園服務2.1億元收購安徽誠和100%股權[圖]
財信地產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2021年9月30日公司召開第十屆董事會第四十三次臨時會議,以8票同意,0票反對,0票棄權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出售股權資產的議案》,同意公司出售安徽誠和物業服務有限公司(安徽誠和)100%股權至碧桂園生活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出售金額為人民幣21,000萬元。本次交易不構成關聯交易,亦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
賣爆了!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276.4%,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300萬輛[圖]
比亞迪公布的數據顯示, 9月比亞迪乘用車全系銷量7.9萬輛,同比增長93.2%。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7萬輛,同比大增276.4%,其中DM系列銷量3.37萬輛,EV系列3.63萬輛。
“十一”期間供應好轉,確保今冬明春能源穩定供應[圖]
“十一”期間,遼寧等多地電力供應形勢逐步好轉,未再發生拉閘限電。但當前電力供需整體仍處于緊平衡狀態。為確保今冬明春能源穩定供應,多地多部門打出“組合拳”,作為“國家隊”的中央企業也緊急部署保電保煤保暖。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煤電企業虧損情況,多地調整機制允許電價上浮,疏導發電成本。金融扶持力度也在加大,防止信貸“一刀切”。
中國的房價到底高不高?2020年百城房價收入比排行榜:重點監測的百城房價收入比均值為13.2[圖]
中國不同城市房價當然高低不同,整體上中國的房價到底高不高呢?
福布斯美國富豪榜發布,貝索斯超2000億美元再登頂,比爾蓋茨跌出前三[圖]
榜單前20名中,有8名富豪的身家超過1000億美元,而一年前只有2個。前20名富豪的總財富達到1.8萬億美元,比2020年增加了5000億美元,創記錄新高。這次要想進入榜單前20名需要擁有至少360億美元財富,這是有史以來最高門檻。
國慶期間:國內旅游出游5.15億人次 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890.61億元[圖]
10月7日,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10月1日至7日,全國國內旅游出游5.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890.61億元。多個三方平臺發布的國慶黃金周數據也顯示,假期消費市場運行平穩,部分消費領域持續提檔升級。
北方華創業績持續高增長,半導體設備龍頭享國產替代紅利[圖]
北方華創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華創”)是由北京七星華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七星電子”)和北京北方微電子基地設備工藝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方微電子”)戰略重組而成,是目前國內集成電路高端工藝裝備的先進企業。
浙江省通過《浙江省快遞業促進條例》,將于明年3月起施行,最高罰款2000元[圖]
分省市來看,2021年上半年廣東快遞業務量已完成1328252.6萬件,全國排名第一;浙江快遞業務量已完成1047378萬件,全國排名第二;江蘇快遞業務量已完成396821.2萬件,全國排名第三。
9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有所回落,2021年以來首次降至“榮枯線”以下[圖]
9月30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采購經理指數。
一汽解放發布新能源戰略!到2035年,力爭銷售新能源整車50萬輛,收入超過2500億元[圖]
新能源汽車板塊的持續升溫,不僅吸引著無數跨界者的入局,也讓在傳統動力時代中的領軍者加速轉型。
2020年發電量及用電量排名前十的省市統計:內蒙古發電最多,山東用電最多[圖]
用電緊張、拉閘限電是近期全民關注的焦點。地方的發電量和用電量,與區域經濟發展緊密相關。那么,我國各省份之間的電力情況如何?哪些省份發電多?哪些省份用電多呢?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對2020年31個省份的發電量和用電量統計梳理發現,發電量前十名的省份分別是內蒙古、山東、江蘇、廣東、新疆、四川、云南、山西、浙江、河北。其中2020年內蒙古發電量完成5633.8億千瓦時,全國排名第一;山東發電量完成5513.7億千瓦時,全國排名第二;江蘇發電量完成5049.5億千瓦時,全國排名第三。
鋰電池市場持續火爆,原材料價格全線上漲,部分產品突破歷史最高價格[圖]
2021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市場持續火爆,鋰電池上游原材料價格快速攀升。其中,正極材料是鋰電池最為關鍵的原材料,包括碳酸鋰、氫氧化鋰等。目前碳酸鋰、氫氧化鋰、電解液等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有的原材料相比2021年年初漲幅已經超過了20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2020年中國科幻產業總值為551.09億元[圖]
由40家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共同組建的科幻產業聯合體,將在首鋼園科幻產業集聚區打造元宇宙產業先導示范區;在著名科幻作家王晉康、劉慈欣,南方科技大學人文學院吳巖教授,郭帆導演的積極支持下發起的全新科幻大獎,將面向全球征集名稱;石景山區政府聯合首鋼集團共同發起設立了北京科幻產業基金,這是首只投向科幻產業的股權投資基金,計劃總規模10億元。
曙光股份擬收購兩停產車型技術資產[圖]
為盡早將新能源乘用車推向市場,曙光股份擬受讓天津美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持有的奇瑞S18(瑞麒M1)及S18D(瑞麒X1)車型的先進成熟技術,開發生產純電動轎車及SUV,加快純電動乘用車項目進展,交易對價1.32億元。天津美亞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由公司控股股東華泰汽車集團持股100%,為公司關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