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4945億元,占GDP比重為4.43% [圖]
經核算,2020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為44945億元,比上年增長1.3%(未扣除價格因素,下同),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為4.43%,比上年下降0.07個百分點。分行業看,2020年,文化服務業增加值為28874億元,占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64.2%,比上年提高0.9個百分點;文化制造業增加值為11710億元,占比為26.1%,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
芯片產業鏈投融資日報(2021年12月28日):上海概倫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
根據智研咨詢不完全統計顯示:2021年12月28日芯片產業鏈投融資事件共計5起。
互聯網領域投融資日報(2021年12月28日):區塊鏈市場投融資事件2起
根據智研咨詢不完全統計顯示:2021年12月28日互聯網領域投融資事件共計15起,其中區塊鏈市場2起。
醫藥保健行業投融資日報(2021年12月28日):共有10起投融資事件
根據智研咨詢不完全統計:2021年12月28日醫藥保健行業共有10起投融資事件,其中生物制藥領域3起,醫療服務行業6起,醫療器械行業1起。
人口老齡化加深,養老金全國統籌“不能再拖”, 為什么提高統籌層次這么難?[圖]
即將在明年初實施的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是世界上覆蓋人群最大的養老保險制度的一次重大升級迭代,事關我國廣大職工和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
新能源車險交易平臺正式上線!首批掛牌12家財險公司,預計2030年保費規模將超萬億元[圖]
12月14日,國內車險市場新能源車險專屬條款——《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試行)》正式出爐;12月27日,上海保險交易所正式上線新能源車險交易平臺,并首批掛牌12家財險公司的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產品,為新能源汽車專屬保險產品落地服務提供支持。這也意味著,財險公司將正式在新能源車險市場同臺競技。
《“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出臺,“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敏銳資本搶占“新賽道”[圖]
“十三五”期間,中國醫療裝備產業實現快速發展,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4800億元增長到2020年的8400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11.8%。目前已形成了22大類1100多個品類的產品體系,覆蓋了衛生健康各個環節,基本滿足我國醫療機構診療、養老、慢性病防治與應急救援等需求。
2021年前三季度浙江自然營業總收入已完成6.65億元,充氣床墊品類技術領先,國內露營參與率提升[圖]
受國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人們對于生活品質要求進一步提高,我國戶外運動氛圍逐步養成,憑借龐大的人口基數優勢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逐步成長為全球主要的戶外運動用品市場之一,2020年中國戶外用品營收規模達1693.27億元,較2019年增加了102.27億元,同比增長6.4%,預計2021年中國戶外用品營收規模將達到1831.20億元,未來將繼續保持增長。
視覺中國收入業已實現恢復性增長,NFT技術賦能C端第二增長曲線[圖]
視覺(中國)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際領先的提供專業版權視覺內容與增值服務的平臺型互聯網科技公司。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發布!部署了10項重大任務,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圖]
12月27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對我國“十四五”時期信息化發展作出部署安排?!兑巹潯诽岢?,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增進人民福祉,需要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部署下一代智能設施體系,深化公共設施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全方位推動基礎設施能力提升。
充電難,制約新能源汽車消費,“一車一樁”最優解?[圖]
繼國慶長假期間新能源汽車“充電一小時、排隊四小時”的話題多次登上微博熱搜后,隨著北方地區寒潮來臨,低溫下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縮水”、電池充不滿電、用戶不敢開暖風等“里程焦慮”問題再次被放大。
新冠疫情還在全球肆虐,2021年至少奪走了330萬人的生命[圖]
兩年多了,新冠疫情還在全球肆虐。這次的新冠疫情兇猛異常,不僅傳播速度快、殺傷力強,還在不停的變異,從德爾塔毒株到奧密克戎變異毒株,讓人防不勝防。
健盛集團棉襪業務穩健增長,無縫服飾迎來拐點[圖]
浙江健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JASANGROUP)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公司創立于1994年,注冊資本超4.16億元人民幣,二十余年專注于棉襪和無縫內衣的研發、設計、制造和服務。與世界知名品牌和零售商建立了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如ADIDAS、PUMA、NIKE、UNDERARMOUR、STANCE、H&M、優衣庫、迪卡儂等等。
隨著新能源車的增加,2022年預計新建5萬+充電樁[圖]
12月26日,北京進行今年最后一期普通小客車指標搖號。19100個指標,共有330多萬家庭或個人申請,最終結果顯示,家庭平均中簽率為1.9%,而個人平均中簽率僅為0.3%,家庭中簽率達到了個人的近7倍。
僅用時22個月造出汽車,智己汽車首款力作—智己L7啟動全國9城的“都市巡游”[圖]
2021年12月26日,智己汽車首款力作——性能旗艦真智能轎車智己L7首批200臺Beta體驗版,在上汽集團臨港智能工廠正式下線交付,同步啟動全國9城的“都市巡游”。
2022年世界經濟總量將首次超過100萬億美元,中國將在2030年成為以美元計算的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圖]
2020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及時作出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決策。我國經濟運行逐季改善、逐步恢復常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