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究揭示非典型線粒體RNA加工機制
tRNA作為核酸酶釋放側翼轉錄的識別位點,決定了哺乳動物線粒體中典型RNA加工過程,但并非所有的線粒體轉錄物都由tRNA控制。
國際組織聯合推出氣候與健康信息平臺
世衛組織和世界氣象組織聯合辦公室發布了首個致力于氣候與健康的全球信息平臺“氣候健康”(ClimaHealth),以保護人們免受氣候變化和其他環境危害帶來的健康風險。
國外在低地球軌道進行充氣式減速器試驗
近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低地球軌道成功進行了充氣式減速器試驗(LOFTID),充氣式減速器再入大氣層后在太平洋濺落。
電力設備行業周報:工商業儲能、充電樁景氣上行 風電招標需求向好
新能源汽車:1 月新勢力交付相對承壓,關注2 月后交付拐點。據公司官微,哪吒交付6016 輛,同比-45.4%,環比-22.8%
農林牧漁行業:春節后豬價季節性下行 關注產能再去化預期
養殖:據搜豬網,2 月4 日,全國瘦肉型生豬出欄均價14.25 元/公斤,環比上周下跌5.63%,同比上漲15.2%。
國外將建造光透射電子顯微鏡實驗室
波蘭弗羅茨瓦夫科技大學正在建造擁有光透射電子顯微鏡的實驗室。光透射電子顯微鏡(LightTEM)將使光動力療法或光催化發展相關研究成為可能。
國外研究發現細胞基因表達新機制
捷克馬薩里克大學中歐技術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的細胞分化基因表達機制。該研究項目名為“植物減數分裂的調控及其操作技術的發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上。
國外研究發現藻類光收集復合物二聚體高分辨率模型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生命科學實驗室聯合研究揭示了綠藻萊茵衣藻的葉綠體PSI,其組織為同二聚體,包括40個蛋白亞基和118個跨膜螺旋,為568種色素提供支架。
國外新算法可生成蛋白質5D圖像揭示微小尺度下的生物學過程
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機器學習算法Deep-SMOLM,可生成蛋白質5D圖像,包括單個分子的方向和位置等信息。
國外研發芯片級微梳環形諧振器可實現每秒千兆位數據傳輸
隨著光纖通信重要核心技術在規模、速度和能效方面接近極限,需要進一步擴展數據傳輸能力的新技術。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聯合研究開發了使用芯片級微梳環形諧振器源進行每秒千兆位的數據傳輸。成果發表于《自然》雜志。
機器人行業點評:十七部門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
1 月19 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門印發《“機器人+”應用行動實施方案》。
房地產行業2022年1-12月統計局房地產數據點評:行業基本面仍在磨底 政策面加碼曙光在望
銷售:市場仍處磨底階段,政策升級加碼企穩可望。1-12 月商品房累計銷售面積135837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4.3%,跌幅較1-11 月擴大1.0pct,當月銷售面積14586.92 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1.5%,跌幅較上月收窄1.7pct,環比回升44.8%。
國際組織報告稱2021年全球知識產權申請量創歷史新高
近期,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了《2022年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2022),全面分析了全球知識產權系統使用情況。
國際合作研發出摻有稀土金屬銩的袖珍纖維激光器
俄羅斯西伯利亞國立大學與德國、法國等國家科研人員合作,研發出摻有稀土金屬銩的袖珍纖維激光器,可產生1600~2500納米波長激光,并在一定范圍內對激光的波長進行調控,但不影響激光的穩定性和功率??捎糜诖髿馓綔y、聚合物或半導體加工、光學相干斷層掃描、非線性顯微鏡、光學通信等領域。
國外研究證實鋁基體與碳纖維界面“弱結合”可提高復合材料強度
俄羅斯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證實,鋁基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強度取決于組元間結合強度,即組元間的界面強度降低時,因裂紋擴展受阻,復合材料的抗斷裂性反而增加。研究結果為建立金屬基纖維復合材料強度數學模型奠定了基礎,為優化復合材料生產工藝提供了依據,并可望擴大模型實際應用范圍。
國外聯合推出“糾纏交換”門戶網站以推動量子信息科學領域國際合作交流
近期,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芬蘭、法國、德國、日本、荷蘭、瑞典、瑞士、英國和美國等12個國家宣布共同推出“糾纏交換”(Entanglement Exchange)門戶網站(entanglementexchang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