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硬腦(脊)膜補片是指用于硬腦膜和/或硬脊膜缺損暫時或永久性修補的片狀材料類產品。近幾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的攀升、國民疾病認知水平提升,我國顱腦腫瘤、顱腦創傷、腦出血等腦部疾病外科手術治療選擇率不斷上升,帶動硬腦(脊)膜補片應用需求持續增加,行業規模再度進入增長通道。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硬腦(脊)膜補片市場規模達到11.8億元,預計2029年將達到18.41億元。
相關上市企業:冠昊生物(300238);正海生物(300653);邁普醫學(301033);佰仁醫療(688198)等
相關企業:天新福(北京)醫療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沃爾德外科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蘇州希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桀亞萊福生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重慶潤澤醫藥有限公司;江西光至金輝醫療制品有限公司;上海白衣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陜西佰傲再生醫學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產業鏈;硬腦(脊)膜補片行業規模;競爭格局;重點企業;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硬腦(脊)膜介于顱骨和腦組織之間,具有保護大腦、防止腦脊液漏出的作用,硬腦(脊)膜損傷會導致腦脊液持續性漏出,進而引發腦膜炎、顱內感染等問題,嚴重危及生命。硬腦(脊)膜補片是指用于硬腦膜和/或硬脊膜缺損暫時或永久性修補的片狀材料類產品。
硬腦(脊)膜補片可分為動物源性材料(包括自體組織修補材料、同種異體修補材料、異種生物修補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與動物源性材料相比,人工合成材料生物相容性差,存在異物刺激反應等問題;但人工合成材料也具有穩定性高、材料易于獲取、加工技術種類多、降解速度可調、產業規?;杀緝瀯萃怀龅葍烖c。
硬腦(脊)膜補片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及設備供應環節,主要包括牛、豬等動物組織,乙醇酸、聚己內酯、聚乳酸、聚丙烯、聚酯纖維、膨化聚四氟乙烯等人工合成材料,以及生物反應器、精密注塑機、激光切割機、質量檢測儀器等生產設備。產業鏈中游為硬腦(脊)膜補片生產制造環節,代表生產企業有邁普醫學、冠昊生物、正海生物、佰仁醫療、天新福等。產業鏈下游硬腦(脊)膜補片應用場景與終端市場,其核心應用場景是神經外科手術,主要包括顱腦損傷(如硬腦膜撕裂)、腦腫瘤切除術后缺損修補、腦血管病變手術(如動脈瘤夾閉術)以及功能性神經外科手術(如癲癇灶切除)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硬腦(脊)膜補片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
二、市場現狀
人工硬腦(脊)膜補片主要用于填補局部硬腦膜的損失或缺失,以恢復組織完整性。硬腦膜是腦組織表面一層重要的組織結構,是保護腦組織的一道重要屏障,修補缺損的硬腦膜對于保護腦組織,防止腦脊液漏、顱內感染、腦膨出、癲癇等并發癥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保障國民醫療用量,2020年以來,硬腦(脊)膜補片已在我國24個省份開展帶量采購,集采之下硬腦(脊)膜補片市場價格下探,其中,安徽、河北、河南、江蘇等省平均降幅為70%-90%。以河北省2021年開展的三類醫用耗材集采為例,硬腦(脊)膜補片平均價格從1.6萬元降至1000元左右,平均降幅91.46%,最高降幅99.21%。
從市場規模發展情況看,在2016年到2020年間,我國硬腦(脊)膜市場規模保持加速擴容態勢,市場容量甚至一度擴大至數十億元。但隨著各地硬腦(脊)膜補片的集中帶量采購政策相繼發布落地,國內硬腦(脊)膜補片終端價格大幅下降,產業市場規模出現顯著縮水態勢。而近幾年來,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腦血管疾病發病率的攀升、國民疾病認知水平提升,我國顱腦腫瘤、顱腦創傷、腦出血等腦部疾病外科手術治療選擇率不斷上升,帶動硬腦(脊)膜補片應用需求持續增加,行業規模再度進入增長通道。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硬腦(脊)膜補片市場規模達到11.8億元,預計2029年將達到18.41億元。此外,從細分產品占比看,目前我國硬腦(脊)膜補片市場中,動物源性材料占比超80%,人工合成材料占比則不足20%,而以邁普醫學為代表的國產企業正在加速布局人工硬腦(脊)膜補片賽道。
值得注意的是,硬腦(脊)膜補片還是國內少有的已實現國產替代的賽道。主要在于,近些年來,越來越多國產企業正不斷加大相關技術的研發創新,并先后推出自研自產的硬腦(脊)膜補片產品。同時,在集中采購政策,以及國產產品成本更低、價格優勢更為突出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邁普醫學、冠昊生物、正海生物、佰仁醫療、天新福、沃爾德醫療等國產品牌擁有了與貝朗、強生等跨國巨頭品牌市場競爭實力,逐步占據更多市場份額。據統計,目前我國人工硬腦(脊)膜補片行業國產化率已高達90%。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多次集采加上高國產化率,并沒有讓硬腦(脊)膜補片變成紅海市場,根據多家上市企業最新財報顯示,硬腦(脊)膜補片目前的毛利率仍有90%左右。
三、重點企業
冠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0月,于2011年7月6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冠昊生物”。冠昊生物是一家立足再生醫學產業,拓展生命健康相關領域,嫁接全球高端技術資源和成果的高新技術企業,持續在生物材料、細胞干細胞、藥業、以及先進醫療技術、產品業務領域布局,核心業務形成“3+1”格局,即材料、細胞、藥業三大業務板塊和一個科技孵化平臺。其中,材料板塊產品主要有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B 型硬腦(脊)膜補片、胸普外科修補膜、無菌生物護創膜、艾瑞歐乳房補片,可廣泛應用于神經外科、胸普外科、皮膚科、骨科、整形美容科等。數據顯示,2024年,冠昊生物營業總收入為3.77億元,同比下降6.6%;其中,生物型硬腦(脊)膜補片、B 型硬腦(脊)膜補片銷售收入分別為0.75億元、0.72億元,同比變化率分別為-14.7%、21.52%。
煙臺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于2017年5月16日成功上市,股票簡稱“正海生物”。正海生物是一家致力于生物再生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國內最早一批深耕再生醫學賽道的III 類植入性醫療器械公司,目前公司已上市產品包括有口腔修復膜、可吸收硬腦(脊)膜補片、活性生物骨、皮膚修復膜、骨修復材料、外科用填塞海綿、自酸蝕粘接劑等,在人體軟硬組織修復領域為醫生和患者提供了豐富的臨床高質量耗材。數據顯示,2024年,正海生物營業總收入為3.63億元,同比下降12.19%;其中,腦膜系列產品銷售收入為1.49億元,同比下降9.91%。
四、發展趨勢
1、技術創新推動產業升級
當前,3D打印技術、納米纖維材料、生物活性復合材料等前沿科技正逐步應用于硬腦(脊)膜補片的研發與生產中。例如,3D打印定制化硬腦膜修復材料能夠精準匹配患者解剖結構,顯著降低術后并發癥。同時,結合生長因子的智能生物材料研發進展迅速,已有企業進入臨床試驗階段,預示著未來硬腦(脊)膜補片將具備更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和功能性。此外,可吸收硬腦(脊)膜補片的發展也是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其能夠在體內逐漸降解并被組織吸收,減少二次手術的風險和痛苦。
2、國產化進程加速,市場競爭日益加劇
近年來,我國硬腦(脊)膜補片行業國產化進程顯著加速。據統計,目前我國人工硬腦(脊)膜補片行業國產化率已達90%,主要生產企業包括邁普醫療、冠昊生物、正海生物等。這些企業在技術研發、產品質量和生產能力方面不斷提升,逐漸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隨著國產化率的提高,國內企業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明顯優勢,使得國產硬腦(脊)膜補片在價格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同時,國產化進程也加劇了市場競爭,促使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出更多創新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未來,隨著國內企業技術實力的進一步提升和市場份額的擴大,硬腦(脊)膜補片行業的競爭格局將發生深刻變化。
3、政策支持與監管加強
政策支持與監管加強是硬腦(脊)膜補片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近年來,我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包括創新醫療器械扶持政策、醫保覆蓋范圍調整等。這些政策的實施為硬腦(脊)膜補片行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強,硬腦(脊)膜補片產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例如,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對醫療器械注冊提出了更高要求,確保只有符合標準的產品才能進入市場。此外,醫保政策的調整也促進了硬腦(脊)膜補片的普及和應用,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未來,隨著政策環境的持續優化和監管體系的不斷完善,硬腦(脊)膜補片行業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njjkdl.com)發布的《中國硬腦(脊)膜補片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硬腦(脊)膜補片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硬腦(脊)膜補片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投資戰略研判報告》共八章,包含2020-2024年中國硬腦(脊)膜補片行業競爭格局分析,主要硬腦(脊)膜補片企業或品牌競爭分析,2025-2031年中國硬腦(脊)膜補片行業發展前景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