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房地產行業:單月銷售降幅收窄至年內最低 一線新房價格環比轉跌
9月商品房銷售金額同比降幅收窄至今年最低水平。9月商品房銷售金額13510億,環比+33.7%,單月同比-14.2%,降幅比上月收窄5.7pct,1-9 月累計銷售金額9.94 萬億,同比-26.3%,降幅比上月收窄1.6pct。
隨著成都第三批集中供地開拍,今年22城第三批集中供地也進入收尾階段[圖]
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22城共計推出涉宅用地463宗,推出規劃建面4642萬平米,成交涉宅用地431宗,成交規劃建筑面積4196萬平米,收金5413億元。
DNA移動與其損傷反應和自我修復能力有關
DNA損傷是復制過程中發生的DNA核苷酸序列永久性改變,從而導致遺傳特征改變。這種現象會在人體內自然發生,但大部分損傷可由細胞自身修復,一旦修復失敗,就可能會導致疾病,甚至癌癥。
我國科學家提出急性缺血性卒中精準風險分層方法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是一種發病率、致殘率和致死率高的多因素疾病,人群異質性大,有證據表明部分AIS患者在接受指南推薦的規范化治療后仍存在較高的卒中復發風險,所以對不同臨床結局的患者進行精準風險分層和治療反應性評價是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科學家使用改造后的酵母細胞合成長春堿
長春堿(Vinblastine),又稱長春花堿,是提取自馬達加斯加長春花的天然物質,能夠抑制微管蛋白聚合及紡錘體微管形成,從而抑制癌細胞分裂。長春堿作為抗癌藥物,其獲取受植物資源的嚴重制約。
我國科學家實現實時超靈敏熒光成像
熒光成像的最新進展使我們能夠以高分子特異性和高時空分辨率解析生命活動機制,從納米尺度的細胞器相互作用,到胚胎發育過程中的細胞足跡,再到與特定行為同步的全腦神經活動。熒光成像的一個基本挑戰是光子探測不可避免的隨機性導致的光子散粒噪聲,這是由光的量子本質決定的,光子噪聲是前沿科學觀測中繞不開的障礙。
模擬海洋微生物生態系統創建仿生海洋電池
生物光伏是一種綠色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合成微生物組正逐漸成為生物光伏新的發展形式。具有光電轉化功能的海洋微生物生態系統,可以視為一個由太陽能充電的“海洋電池”。
游戲行業:富春股份:短期業績增長受限 期待字節合作RO海外新地區上線
事件:公司于10 月25 日晚披露22 年三季報。22Q1-Q3 實現營收2.73 億元,YoY-31.94%,主要系游戲新產品暫未發行和新地區發行延后、部分新基建項目因疫情延后等影響所致;實現歸母凈利0.24 億元,YoY-60.17%,扣非歸母凈利0.21 億元,YoY-64.45%。
輕工制造行業:電子煙消費稅落地 政策風險基本出清
事件:10 月25 日,財政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發布關于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的公告,將電子煙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自2022 年11 月1 日起執行。電子煙實行從價定率的辦法計算納稅,其中生產(進口)環節稅率為36%,批發環節的稅率為11%。出口電子煙,適用出口退(免)稅政策。
移民勞動力轉移就業能力不斷提升,家庭工資性收入占65%以上[圖]
截至2021年,全國共有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人口2517萬人,涉及2518個縣,15.52萬個行政村。2021年,水庫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8016元,較2005年增長7.19倍,剔除價格因素年均增長11.1%。
我國科學家發現調節骨骼肌代謝的新機制
骨骼肌由肌纖維、血管、神經和結締組織構成,是機體內最大的代謝器官。血管為骨骼肌組織運輸氧氣、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在肌肉發育、肥大和代謝調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們對血管在骨骼肌代謝中的機制還不明晰。
我國科學家利用細胞核定位的腫瘤靶向多肽進行功能成像和靶向藥物遞送
靶向多肽在腫瘤早期檢測、術中微小病灶描繪以及控制顯影劑全身毒性等方面具有較大臨床意義。在許多臨床前研究中,靶向多肽已經被成功驗證用于腫瘤成像和手術導航的分子探針配體。
我國科學家研發可用于器官芯片中原位檢測的膠體晶體微結構
器官芯片是集成干細胞、生物材料、納米加工等前沿技術,在體外構建的器官微生理系統,可模擬人體不同組織器官的主要結構功能特征,在藥物研發和疾病模型構建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隨著器官芯片系統發展,微米尺度下的環境構建與調控、檢測反饋等逐漸成為其發展的技術需求。
科學家基于細胞外囊泡的表面蛋白檢測方法實現肝癌早篩早診
目前對肝癌高危人群早篩的方法是肝臟超聲檢查和血清甲胎蛋白(AFP)監測,但其敏感性不超過70%,準確率差強人意。因此,尋找兼具高敏感性和高特異性的肝癌新型診斷標志物,對于肝癌的防治至關重要。
我國科學家揭示神經激肽A激活神經激肽2受體的分子機制
神經激肽(neurokinin)是一類神經肽,在炎癥、疼痛傷害感受、上皮細胞分泌和增殖等發揮重要作用,普遍分布在哺乳動物中樞和周圍神經系統中。
軸承行業報告二:他山之石 從八大家看中國軸承企業如何崛起
世界八大軸承企業歷史悠久,通過積極拓展經營邊界與全球化發展壯大;中國軸承制造產業天時地利人和,有望誕生世界級軸承企業;高成長賽道內的軸承標的預計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