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加工環節是小龍蝦產業增值的關鍵環節。近年來,各地積極發展小龍蝦加工流通業,以加工流通帶動養殖生產和餐飲消費,以養殖生產和餐飲消費促進加工流通,以加工流通業為“干”貫通產加銷的體系初步形成。2022年,小龍蝦行業迅速走紅吸引資本的加速進入,加工產能大幅提升,加工量迅速增加。到2024年,全國小龍蝦年加工量138.37萬噸,同比下降1.3%,占小龍蝦總產量的40.1%。主要系加工產能擴張速度遠超市場需求,導致庫存壓力激增,企業經營壓力加劇,生產節奏放緩。小龍蝦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等傳統小龍蝦主產省,2024年,上述5省小龍蝦加工量占全國小龍蝦加工量的95.4%。湖北小龍蝦加工業遙遙領先,擁有小龍蝦加工企業168家、規模以上小龍蝦加工企業109家,年加工量93.96萬噸,占全國小龍蝦加工量的67.90%。作為全國小龍蝦核心產區,湖北省已形成覆蓋選育繁育、生態種養、加工出口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湖南、安徽小龍蝦加工量位居第二、第三,分別為13.17萬噸、12.35萬噸。未來,隨著小龍蝦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產品創新,加工產品種類將愈發豐富,精深加工產品(如甲殼素、蝦青素、醫用產品、生物農藥等)加速破局。同時,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賦能下,行業智能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智能化加工設備加速普及。
上市企業:安井食品(603345)、國聯水產(300094)、大湖股份(600257)、百洋股份(002696)、永輝超市(601933)
相關企業:安井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國聯水產股份有限公司、大湖水殖股份有限公司、百洋產業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小龍蝦產業控股集團、湖北楚蝦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萊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新柳伍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湖北省潛江市華山水產食品有限公司、監利市鑫滿堂紅食品有限公司、江西九江凱瑞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巢湖市大鑫食品有限公司、湖北潛網生態小龍蝦產業園集團有限公司、荊州永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湖北永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永輝超市股份有限公司
關鍵詞:小龍蝦加工、小龍蝦養殖、小龍蝦、水產品
一、小龍蝦加工行業相關概述
小龍蝦又叫克氏原螯蝦,原產于墨西哥東北部和美國中南部,隨后,其分布范圍逐漸擴大,除南極洲和大洋洲外,幾乎遍布全球??耸显r環境適應能力強,能夠在各種水體中生存。其對缺氧環境耐受能力強,甚至能在一些魚類難以生存的水域中存活,常棲息于溝渠、坑塘、湖泊、水庫、稻田等水域。小龍蝦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水產物種;其蘊含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是優質水產美食之一。小龍蝦加工產品主要包括凍品、預制菜和休閑食品,以及少量深加工品。傳統加工產品主要為凍品,包括速凍整蝦、蝦仁、蝦尾等。
小龍蝦加工產業鏈整體較為簡單,上游為小龍蝦養殖,涉及小龍蝦幼苗、飼料等,養殖后的小龍蝦可直接銷售給B端餐飲店及C端消費者,也可加工成凍品、預制菜等,再銷售給B端/C端消費者。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小龍蝦加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戰略研判報告》
二、小龍蝦養殖行業現狀
小龍蝦作為外來物種,自20世紀30年代傳入我國,逐漸形成了產業化發展。近年來,隨著市場對小龍蝦需求不斷增加,我國小龍蝦養殖規模及產量穩步增長,產業保持良好發展態勢。2016年我國小龍蝦產量不足100萬噸,而到2024年我國小龍蝦養殖面積達3050萬畝、產量344.76萬噸,同比分別增長3.4%和9.1%,小龍蝦養殖產量占全國淡水養殖總產量的9.76%。
小龍蝦養殖方式主要包括稻蝦種養、池塘養殖、藕田和茭白田養殖、大水面生態養殖等。稻蝦種養為小龍蝦主要養殖方式,2024年稻蝦種養養殖面積為2600萬畝,占比85.2%。其次池塘養殖面積為320萬畝,占比10.5%。藕田和茭白田養殖、大水面生態養殖模式占比較小。此外,地方積極創新養殖模式,探索出稻蝦鱔、鱉蝦魚稻、池塘蝦鱖輪養等模式,效益顯著提升。
2024年,我國有27個省份開展小龍蝦養殖,分布廣泛,但集中度較高,全國小龍蝦產量超10萬噸的有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江西、四川6個省份。其中湖北、安徽、湖南三地貢獻了全國75.2%的產量,湖北省小龍蝦產量達143.73萬噸,占比41.7%,小龍蝦產業是湖北省的農業優勢產業和主導產業,對促進農民增收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安徽、湖南小龍蝦產量分別為67.2萬噸、48.22萬噸,占比19.5%、14.0%。
近年來,各地將小龍蝦產業作為重要的富民產業和縣域特色產業,通過科學布局、規劃引領、金融支持、科技支撐、品牌建設等“政策組合拳”推動小龍蝦產業升級,有力促進小龍蝦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從2024年縣市級產量來看,全國小龍蝦養殖產量超3萬噸的縣市區有26個,其中湖北11個、安徽6個、湖南5個、江蘇2個、江西及山東各1個。湖北省的監利縣、洪湖市、潛江市,江蘇省的盱眙縣及湖南省的南縣為我國小龍蝦生產前五地區,產量分別為18.24萬噸、16.5萬噸、15.72萬噸、13萬噸、12.05萬噸。
三、小龍蝦加工行業現狀
國家及地方政府高度重視小龍蝦產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為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這些政策涵蓋了產業引導、資金扶持、技術創新、品牌建設等多個方面。如湖北省在2021年出臺了《湖北省小龍蝦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圍繞提質增效、科技創新、三產融合等方面,確定未來5年全省小龍蝦發展六大目標,即:種業取得重大突破、養殖加快轉型升級、加工保持國內領先、領軍企業加快壯大、市場體系顯著優化、品牌影響力提升。2024年,江西九江市發布了《九江市小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提出擴大加工體量,創新特色產品。深入挖掘項目潛能,加強項目儲備、申報和遴選,支持建設、引進和培育小龍蝦加工企業,擴大加工體量,拓寬原料蝦來源渠道,發展適配一產產能的加工能力;支持現有的加工企業增購水產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鮮等設施設備,提升加工能力;結合發展趨勢、客戶傾向和地域文化,創新研發加工特色產品。
加工環節是小龍蝦產業增值的關鍵環節。近年來,各地積極發展小龍蝦加工流通業,以加工流通帶動養殖生產和餐飲消費,以養殖生產和餐飲消費促進加工流通,以加工流通業為“干”貫通產加銷的體系初步形成。2022年,小龍蝦行業迅速走紅吸引資本加速進入,加工產能大幅提升,加工量迅速增加。2024年,全國小龍蝦年加工量138.37萬噸,同比下降1.3%,占小龍蝦總產量的40.1%。主要系加工產能擴張速度遠超市場需求,導致庫存壓力激增,企業經營壓力加劇,生產節奏放緩。
小龍蝦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江西等傳統小龍蝦主產省,2024年,上述5省小龍蝦加工量占全國小龍蝦加工量的95.4%。湖北小龍蝦加工業遙遙領先,擁有小龍蝦加工企業168家、規模以上小龍蝦加工企業109家,年加工量93.96萬噸,占全國小龍蝦加工量的67.90%。作為全國小龍蝦核心產區,湖北省已形成覆蓋選育繁育、生態種養、加工出口等環節的完整產業鏈。湖南、安徽小龍蝦加工量位居第二、第三,分別為13.17萬噸、12.35萬噸。
2023-2024年小龍蝦加工企業的收購均價不斷下滑,2022年小龍蝦收購均價為11-13元/斤,2023年為7.5-8.5元/斤,2024年進一步下滑至5.5-6.5元/斤。收購均價連續下跌,養殖戶收益繼續收窄的同時加工企業成本也進一步下滑,小龍蝦加工企業經營效益提升。
從銷售端來看,線下仍是小龍蝦加工產品主要銷售渠道,2024年占比96.7%。但隨著電商平臺的發展,線上渠道占比不斷提升,占比由2023年的8.03%提升到了2024年的9.33%,提高了1.3個百分點。
四、小龍蝦加工行業未來趨勢
未來,隨著小龍蝦企業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強產品創新,加工產品種類將愈發豐富,精深加工產品(如甲殼素、蝦青素、醫用產品、生物農藥等)加速破局。同時,在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賦能下,行業智能化、自動化水平不斷提升,智能化加工設備加速普及。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njjkdl.com)發布的《中國小龍蝦加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戰略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小龍蝦加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戰略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小龍蝦加工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發展戰略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小龍蝦加工行業發展趨勢與前景分析,小龍蝦加工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戰略研究,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