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三元正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一種,其核心由鎳(Ni)、鈷(Co)、錳(Mn)或鋁(Al)三種過渡金屬元素組成,通過調整元素比例可優化材料性能。近些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爆發式增長,全球三元正極材料市場應用需求呈現日益增長態勢,行業供給水平也在持續提升。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三元正極材料應用需求規模已從20219年的29.3萬噸增長至97.1萬噸;行業供給規模也已從2019年的32.1萬噸增長至180.8萬噸。
相關上市企業:貝特瑞(835185);容百科技(688005);華友鈷業(603799);當升科技(300073);廈鎢新能(688778);五礦新能(688779);振華新材(688707);天力鋰能(301152);盟固利(301487);科恒股份(300340);ST帕瓦(688184)等
相關企業:江蘇三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眾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金鷹瑞翔新材料有限公司;重慶紫金鋰電新材料有限公司;新泰市盈和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天津美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華金新能源材料(衢州)有限公司;安徽南都華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
關鍵詞:產業鏈;三元電池需求規模;三元正極材料供給量;三元正極材料需求量;競爭格局;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三元正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一種,化學式通常為LiNixCoyMnzO2(簡稱NCM)或LiNixCoyAlzO2(簡稱NCA),其中x+y+z=1。其核心由鎳(Ni)、鈷(Co)、錳(Mn)或鋁(Al)三種過渡金屬元素組成,通過調整元素比例可優化材料性能。
從產業鏈結構看,三元正極材料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供應環節,主要包括鎳、鈷、錳、鋰、前驅體材料、碳酸鋰、氫氧化鋰等。產業鏈中游為三元正極材料生產制造環節,代表生產商有容百科技、當升科技、廈鎢新能、長遠鋰科等。產業鏈下游為三元正極材料應用領域,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車、電動飛機、儲能、3C電子、電動工具等行業。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三元正極材料行業市場動態分析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
二、產業現狀
在全球能源轉型和環境保護的雙重驅動下,三元鋰電池作為電動汽車和儲能系統的核心動力源,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其高能量密度、長壽命、良好的低溫性能以及較高的安全性,使得三元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儲能、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和應用價值。近年來,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和政府對清潔能源汽車的支持,新能源汽車市場迅速擴大,帶動三元鋰電池應用需求激增。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三元鋰電池應用需求規模已達到488GWh。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提升、儲能市場需求爆發以及快充技術突破,全球三元鋰電池產銷量將繼續保持強勁增長趨勢,根據市場預測,至2030年全球三元鋰電池需求量有望達800GWh以上。
正極材料構成了電動汽車電池的關鍵部分,其性能直接決定了電池的能量密度、循環壽命以及安全性。從裝機量看,LFP(磷酸鐵鋰)和NCM(三元)是目前市場上最主要的正極材料。價格戰背景下,LFP材料憑借高安全性、長循環壽命和成本優勢受到主流動力電池企業廣泛認可,LFP材料上探至15-25萬中端車型,裝機量占比正逐步上升;而三元材料則通過技術升級(高鎳化、無鈷化)向30萬以上中高端車型穩步滲透,市場需求趨于穩定。
綜上分析,近些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爆發式增長,全球三元正極材料市場應用需求呈現日益增長態勢,行業供給水平也在持續提升。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三元正極材料應用需求規模已從20219年的29.3萬噸增長至97.1萬噸;行業供給規模也已從2019年的32.1萬噸增長至180.8萬噸。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LFP材料在鋰電池市場的滲透率不斷上升,三元正極材料行業雖仍呈現穩步發展態勢,但產業下游需求疲軟、產能過剩等問題也日益凸顯,行業產能整體利用率持續下滑,2024年已由2019年的91%下降至52%,產業產能過剩規模已從2019年的2.8萬噸提升至97.8萬噸左右。
三、企業格局
從市場競爭情況看,在當前三元材料行業整體增速趨緩的背景下,部分中鎳高電壓廠商實現逆勢突圍,中鎳龍頭市占率優勢明顯。據統計,2025年1-5月,南通瑞翔依托中鎳高壓產品將份額提升至25%,市占率反超高鎳龍頭容百科技;廈鎢新能以6.9%市場份額位列第五,較24年份額下降1.2pct。分型號來看,在中鎳主流產品6系材料中,南通瑞翔以67%份額占據龍頭地位,廈鎢新能以14.4%份額位列第二。
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9月18日,于2019年7月22日登陸上交所科創板,股票簡稱“容百科技”。容百科技是一家高科技新能源材料行業的跨國型集團公司,主要從事多元材料、磷酸錳鐵鋰材料、鈉電材料及多元前驅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主要用于鋰/鈉電池的制造,并主要應用于電動汽車、電動二輪車、儲能設備及電子產品等領域,核心產品包括 NCM811 系列、NCA 系列、NCMA 系列、Ni90 及以上超高鎳系列的正極材料,純用系列及摻混系列的磷酸錳鐵鋰正極材料,層狀氧化物和聚陰離子系列的鈉電正極材料和三元前驅體。數據顯示,2024年,容百科技營業總收入為150.88億元,同比下降33.41%;其中,正極材料銷售收入為143.57億元,同比下降31.53%。
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8月,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交易,2021年11月于北交所上市,股票簡稱“貝特瑞”。貝特瑞深耕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正極材料及先進新材料的研發創新與產業化應用,憑借深厚的技術沉淀與前瞻布局,構建天然石墨負極、人造石墨負極、硅基負極、三元正極等產品矩陣,覆蓋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類電池三大核心領域,憑借優質的客戶服務及產品定制化能力,為全球頭部電池廠商提供專業化和高性能材料解決方案。2024年,貝特瑞營業總收入為142.37億元,同比下降43.32%;其中,正極材料銷售收入為30.79億元,同比下降74.99%。
四、發展趨勢
1、高鎳化與超高鎳化加速
隨著新能源汽車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需求持續增長,三元正極材料正加速向高鎳化、超高鎳化方向演進。NCM 811及以上材料已成為市場主流,格林美等企業已實現9系核殼前驅體量產,鎳含量突破94%。這一趨勢不僅提升了電池能量密度,還推動了續航能力的突破。同時,新型穩定劑和改性工藝的應用有效降低了安全風險,延長了電池壽命。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成熟,超高鎳材料將在高端電動汽車、低空飛行器等領域實現更廣泛應用,成為行業技術競爭的核心方向。
2、固態電池適配技術突破為行業帶來新增長機遇
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為三元正極材料帶來新的增長機遇。高鎳三元材料因高能量密度特性,成為固態電池實現300Wh/kg以上能量密度的關鍵。容百科技等企業已實現9系高鎳材料穩定供應固態電池客戶,半固態電池正極材料實現噸級出貨。未來,隨著固態電池技術突破,三元材料企業將進一步優化材料結構,提升離子傳導率和界面穩定性,推動固態電池在高端乘用車、儲能系統中的規?;瘧?。
3、國內產能過剩壓力日益增強,企業加速全球化布局
面對國內產能過剩壓力,三元正極材料企業加速全球化布局。容百科技等頭部企業已在韓國、波蘭建立生產基地,并規劃北美基地,通過海外產能擴張降低貿易壁壘風險,貼近國際客戶需求。同時,全球化布局有助于企業獲取海外優質礦產資源,優化供應鏈成本。未來,具備國際產能布局、供應鏈整合能力的企業將在全球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推動中國三元材料產業從“大而不強”向“全球領跑”轉型。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njjkdl.com)發布的《中國三元正極材料行業市場動態分析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三元正極材料行業市場動態分析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三元正極材料行業市場動態分析及產業趨勢研判報告》共九章,包含中國三元正極材料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中國三元正極材料行業投資分析,2025-2031年中國三元正極材料發展前景及趨勢預測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