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2025年5月底,中國軟泡聚醚價格為0.73萬元/噸,同比下降19.65%。從成本端看,上游環氧丙烷等原料價格震蕩下滑,帶動軟泡聚醚價格下滑。同時,隨著近年來國內軟泡聚醚產能擴張迅速。截至2025年2月,聚醚總產能已達950萬噸/年,且仍有多個工廠計劃投放新產能,預計總產能將超過1100萬噸/年。產能的快速擴張使得市場供應大幅增加,而需求端的增長卻未能與之匹配。下游應用領域如家具、汽車等行業雖然對軟泡聚醚有一定需求,但整體需求增長速度相對緩慢,難以消化如此大規模的新增產能,導致市場供需失衡,價格下行壓力增大。
相關上市企業:隆華新材(301149)、長華化學(301518)、萬華化學(600309)、紅寶麗(002165)
相關企業: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氯堿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鹽安徽紅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巴德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遼寧奧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龍巖卓越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東??菩略床牧峡萍脊煞萦邢薰?、威?;C械有限公司、威海匯鑫化工機械有限公司、歐派家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顧家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寶成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泉州匹克集團有限公司、安踏(中國)有限公司
關鍵詞:軟泡聚醚、軟泡聚醚市場規模、軟泡聚醚行業現狀、軟泡聚醚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述
軟泡聚醚是聚醚多元醇的一種類型,呈塊狀,通常易溶于芳烴、鹵代烴、醇、酮,有吸濕性。其活性高、穩定性好、鏈段強度高、對助劑的寬容度大。軟泡聚醚一般質量指標為:羥值54-58mg/g,粘度400-600mPa·s,酸值0.05 mg/g,pH值5-7。軟泡聚醚主要分為高回彈聚醚、普通軟泡聚醚、POP聚醚、CASE用聚醚等。
二、行業發展歷程
中國軟泡聚醚行業發展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1989年至1993年的起步階段,1989年,天津石化公司化工三廠建成投產全國最大規模的聚醚裝置(年產2萬噸),技術源自日本三井東壓,標志著中國聚醚工業化生產的正式起步。1992年,軟泡聚醚與硬泡聚醚產量比例接近歐美發達國家水平(0.617:0.383),奠定了行業基礎產品結構。該階段,行業以技術引進和國產化探索為主,初步建立聚醚生產體系。軟泡聚醚作為主要產品類型,開始在家具、家電等領域應用。
1993年至1999年的快速發展階段,1993年,天津石化公司化工三廠推出4個聚醚新產品,年創效益超700萬元,推動產品向高端化邁進。1996年底,全國聚醚生產能力達26萬噸/年,較1994年增長近50%,國產化技術逐步成熟。南京金陵石化公司塑料廠完成2000噸/年聚醚增容改造,研發出冰箱保溫材料專用聚醚組合料(如5318型),實現進口替代。而軟泡聚醚在家具、汽車內飾等領域的應用逐步擴大。
2000年至2010年的技術創新階段,2000年,長春吉大高新材料公司建成500噸/年聚醚醚酮(PEEK)裝置,打破英國威格斯壟斷,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企業開始注重上下游協同,如萬華化學通過規模效應和產業鏈整合提升競爭力。政府加大對新材料產業的支持力度,推動行業技術創新。
2010年至今的綠色發展階段,近年來,軟泡聚醚行業在新型催化劑、高分子設計、綠色合成技術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為行業發展注入了新動力。同時,國家環保督查趨嚴,推動行業向綠色、可持續發展轉型。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優化生產工藝,減少污染物排放。
三、行業產業鏈
軟泡聚醚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基礎化工原料(環氧丙烷、環氧乙烷等)、起始劑(甘油、丙二醇等)、催化劑(氫氧化鉀、雙金屬催化劑等)、生產設備(反應釜、精餾塔系統、過濾器、儲罐、泵和管道、控制系統、廢氣處理裝置、防火防爆設備等)等。產業鏈中游為軟泡聚醚生產制造環節。產業鏈下游應用領域包括家居、汽車、鞋材、體育用品、建筑保溫、防水涂料、包裝材料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軟泡聚醚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四、行業現狀
2025年5月底,中國軟泡聚醚價格為0.73萬元/噸,同比下降19.65%。從成本端看,上游環氧丙烷等原料價格震蕩下滑,帶動軟泡聚醚價格下滑。同時,隨著近年來國內軟泡聚醚產能擴張迅速。截至2025年2月,聚醚總產能已達950萬噸/年,且仍有多個工廠計劃投放新產能,預計總產能將超過1100萬噸/年。產能的快速擴張使得市場供應大幅增加,而需求端的增長卻未能與之匹配。下游應用領域如家具、汽車等行業雖然對軟泡聚醚有一定需求,但整體需求增長速度相對緩慢,難以消化如此大規模的新增產能,導致市場供需失衡,價格下行壓力增大。
2024年,中國軟泡聚醚產能為941.3萬噸,同比增長2.34%。從產能分布來看,中國軟泡聚醚行業呈現出集中度較高的特點。萬華化學、隆華新材、長華化學等龍頭企業占據了較大的市場份額。這些企業憑借技術、規模和品牌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然而,隨著產能的持續擴張,市場競爭也日益激烈。中小企業面臨著較大的生存壓力,行業整合趨勢明顯。
2025年1-4月,中國軟泡聚醚消費量為122.56萬噸,同比增長7.15%。軟泡聚醚消費量的增長主要得益于下游應用行業的持續復蘇和需求的逐步回暖。在家具行業,盡管房地產行業整體承壓,但存量房翻新需求及消費升級趨勢推動高端家具市場增長,對軟泡聚醚的品質與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此外,汽車行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成為拉動聚醚需求的關鍵引擎。輕量化、舒適化趨勢下,聚醚在座椅、內飾等部件中的應用比例持續提升。此外,鞋材、體育用品等消費領域的需求回暖,也為聚醚消費量增長提供支撐。
五、重點企業經營情況
中國軟泡聚醚行業企業競爭格局呈現市場集中度提升、龍頭企業主導、中小企業差異化競爭的特點。萬華化學、隆華化工、長華化學等龍頭企業憑借規模優勢、技術實力和市場渠道,占據行業主導地位。其中,萬華化學作為全球聚氨酯龍頭,通過全品類布局和全球產能擴張,市場份額穩居前列;隆華化工則以高端POP聚醚產品為核心,深度綁定下游高端客戶,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山東隆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專注于聚醚多元醇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已成為國內軟泡聚醚行業的領軍企業。公司現擁有百萬噸級聚醚產能,產品涵蓋聚合物多元醇、高回彈聚醚及彈性體聚醚等,廣泛應用于汽車、家居、防水、鞋服及運動場館等領域。隆華新材在技術上不斷創新,采用自有技術突破國外壁壘,實現數字化生產,提升產品品質與生產效率。其聚合物多元醇在國內市占率達30%,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居首位。公司還榮獲“山東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等榮譽,彰顯了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2024年,隆華新材營業收入為56.24億元,同比增長12.01%;研發投入金額為1.75億元,同比增長5.93%。
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78年,是全球聚醚多元醇市場的重要參與者,業務涵蓋聚氨酯、石化產品及精細化學品。在軟泡聚醚領域,萬華化學擁有龐大的產能規模。公司注重技術創新,擁有連續化DMC聚醚裝置等先進技術,產品具有低氣味、低VOC等特點,廣受市場認可。萬華化學在POP系列產品開發上取得顯著突破,提高固含量并降低粘度,采用新型環保引發劑,提升產品性能及環保性。其聚醚產品廣泛應用于建筑、汽車、家電、家具等多個領域,全球市場份額穩步提升,致力于2025年成為全球聚醚行業領先企業。2025年一季度,萬華化學營業收入為430.68億元,同比下降6.70%;歸母凈利潤為30.82億元,同比下降25.87%。
六、行業發展趨勢
1、產能優化與產業集中度提升
中國軟泡聚醚行業產能過剩問題長期存在,但未來將通過市場機制與政策引導逐步優化。未來,龍頭企業將主導產能整合,例如萬華化學、隆華新材通過擴產高端產品(如POP聚醚、高回彈聚醚)優化結構,而中小企業或因環保成本壓力退出。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頭部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技術升級擴大市場份額。此外,新增產能將向華東、華南等需求集中區域傾斜,同時企業加速布局上游原料(如環氧丙烷)以降低成本,形成產業鏈協同效應。
2、技術創新與綠色低碳轉型
環保政策趨嚴與消費升級驅動行業向綠色化、高端化轉型。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要求減少污染物排放,倒逼企業改進工藝,例如采用全水發泡技術、低VOC配方,并開發生物基聚醚等環保產品。技術創新將成為核心競爭點,如隆華新材研發的高固含量POP聚醚已應用于汽車內飾,萬華化學通過連續化DMC聚醚裝置提升生產效率。同時,行業將淘汰高能耗工藝,推廣循環經濟模式,例如廢舊聚氨酯回收利用。未來,具備低碳技術儲備的企業將主導高端市場,而低端產能面臨淘汰。
3、下游需求分化與新興領域拓展
軟泡聚醚下游應用領域呈現分化趨勢,傳統市場(如軟體家具)增速放緩,而新興領域需求崛起。汽車行業成為關鍵增長點,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需求推動高回彈聚醚在座椅、內飾中的用量增長。此外,冷鏈物流發展帶動硬泡聚醚在保溫材料中的應用,建筑節能政策亦拉動需求。企業正通過多元化產品策略(如開發CASE用聚醚、特種聚醚)拓展應用場景,并針對醫療、體育器材等細分領域推出定制化解決方案,以應對市場變化。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njjkdl.com)發布的《中國軟泡聚醚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軟泡聚醚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軟泡聚醚行業市場分析研究及未來前景研判報告》共十二章,包含中國軟泡聚醚行業重點企業推薦,2025-2031年中國軟泡聚醚產業發展前景與市場空間預測,2025-2031年中國軟泡聚醚行業投資機會及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