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目前我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并朝著“從有到強”邁進。隨著我國高端制造業、5G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貿易摩擦帶來的產業鏈自主可控需求,我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產業規模加速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308.54億元增長至377.78億元。
關鍵詞:電子測量儀器;產業鏈;國家政策;市場規模;競爭格局;重點企業;發展趨勢
一、行業概況
電子測量狹義上是對電子技術中各種電參量的測量,而廣義上可以指利用電子技術進行的測量,涉及從直流到極寬頻率范圍內所有電量、磁量及各種非電量的測量。電子測量的內容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電參量的測量;一類是非電參量的測量。電子測量通常使用的一種分類方法,是將測量方法分為直接測量法、間接測量法和組合測量法三類。與其它測量技術相比,電子測量表現出測量頻率范圍寬、量程范圍寬、準確度高、測量速度快、易于自動化等特點。
電子測量儀器種類繁多,根據應用領域可劃分為通用儀器與專用儀器。其中專用儀器定制化程度較高,主要針對部分特定場景,具備設計制造難度高、應用領域細碎的特點。代表設備有光纖測試儀器、電磁兼容EMC測試設備等。通用儀器是電子信息工程師的“基礎工具包”,不僅具備產品標準化特點,且能夠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新能源、5G通信、人工智能等多個場景。
從產品形態看,電子測量儀器主要分為6大類。通過梳理海內外公司產品族,可將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產品劃分為示波器、波形發生器、頻譜分析儀、矢量網絡分析儀、電源及電子負載、萬用表等。其中波形發生器能夠產生各種頻率、波形和幅度電信號的設備,常被用做提供測試信號的激勵源;示波器用于觀測與記錄電信號的變化;頻譜分析儀以圖形方式顯示信號的頻域特性,從而實現對信號頻率、功率等參數的測量;矢量網絡分析儀應用于電磁能量的測量;電源及電子負載用于給測試對象供電或者吸收測試對象產生的電能;萬用表屬于基礎型通用設備,能夠測量電壓、電流等基本電學量以及電路故障。
電子測量儀器制造是電子測量儀器實現的關鍵,該行業是以電子技術為基礎,是一個融合多學科、多種先進技術的基礎性行業。由于其囊括了電子測量儀器技術、射頻微波設計技術、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軟件技術、通信技術等,因此電子測量儀器產業鏈相對復雜,產業鏈上中下游的企業類型也多種多樣。
電子測量儀器產業鏈上游主要為電子元件、電子器件、電子材料、機電產品等。其中,電子元件和電子器件統稱為電子元器件,是電子測量儀器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產業鏈中游主要包括電子測量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中游的企業主要分為通用電子測量儀器制造企業和專用電子測量儀器制造企業。在產業鏈下游方面,由于電子測量儀器是電子信息產業不可或缺的支撐保障,所有與電子設備有關的企業和行業幾乎都需要使用電子測量儀器。目前,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物聯網、5G應用、射頻前端等行業快速增長,有效推動了電子測量儀器的快速發展。
二、產業現狀
信息技術通常由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三部分組成,其中測量技術在科技革命中承擔最基礎的作用。電子測量儀器一定程度上可謂是信息化的源頭。從產業鏈維度看,一個產業從原材料的選定、生產過程監測、產品性能測試與行業運營都離不開電子測量儀器的輔助,因此電子測量儀器肩負著各行業產業升級、自主創新的歷史使命,電子測量儀器行業是國家基礎性、戰略性產業。近年來國務院、發改委、工信部等相關部委陸續出臺了多項具體產業政策,從定位、引導、財政、技術和人才等多個方面對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給予了大力支持,為行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目前我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并朝著“從有到強”邁進。隨著我國高端制造業、5G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貿易摩擦帶來的產業鏈自主可控需求,我國電子測量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產業規模加速發展。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已從2019年的308.54億元增長至377.78億元。未來國內外電子測量儀器行業仍然有望維持穩定增長,主要原因如下:5G商用化及其帶動物聯網的發展;汽車智能化、電動化滲透率的提升對通用電子儀器行業需求有拉動作用;消費電子產品迭代、新品出現將催生電子測量儀器的需求;航空航天、軍工等發展也將帶動儀器儀表行業的需求。根據市場預測,2024年國內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將突破至400億元。
電子測量儀器種類繁多,市場對各類電子測量儀器產品的應用需求規模也各不相同。從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產品細分市場來看,目前國內電子測量儀器市場整體競爭較為激烈,各產品市場份額相對接近。數據顯示,射頻類儀器以14.11%的份額占據行業主導地位;示波器緊隨其后,占比為9.51%;示波電源與電子負載占6.49%;波形儀器占2.22%。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三、重點企業
是德科技是美國一家生產測試與測量儀器與軟件的企業,經歷80余年的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電子測量儀器的領導者。1939年惠普公司成立時從事的是電子測試設備,而后才有的計算機產品;1999年惠普的測試測量產品部門分立出成為安捷倫科技,惠普則保留了計算機與打印機業務;2014年安捷倫科技的電子產品與技術部門分立出成為是德科技,化學與生化分析產品與技術則保留在安捷倫科技。之后,是德科技陸續并購海外公司Anite、Ixia以及Eggplant,逐漸成長為一家面向通訊和電子產業的測量解決方案提供商。
是德科技產品品類多樣、層級全面。是德科技產品覆蓋了所有主要儀器儀表品類,包括示波器、射頻類儀器、信號發生器、波形發生器、頻譜分析儀、網絡分析儀等。從產品定位來看,公司完成了高、中、低端品類產品的全面覆蓋。高端方面,是德科技產品性能指標全球領先,其中示波器更是突破了110GHz,而任意波形發生器、信號發生器、頻譜分析儀等產品性能也均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同時為了滿足各級市場需求,公司在中低端領域也進行了廣泛的布局。從營收規模來看,2023年是德科技營業收入為54.64億美元,同比增長0.81%;2024年1-9月公司營業收入為36.92億美元,同比下降11.1%。
目前國內電子測量儀器行業主要競爭企業有普源精電、鼎陽科技、坤恒順維、優利德、華盛昌、思林杰、創遠儀器等上市企業,電科思儀、成都玖錦等非上市企業,以及臺灣上市的固緯電子等。從電子測量儀器行業整體來看,國產企業在種類覆蓋上較為全面,能夠提供包括數字示波器、頻譜分析儀、矢量網絡信號、信號發生器、萬用表在內的絕大多數通用電子測量儀器儀器。從產品性能檔次來看,國內絕大多數企業以中低端為主,在少數細分領域國內企業已經接近國際領先水平。
以普源精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創立于1998年,于2022年4月8日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股票簡稱“普源精電”。普源精電以示波器業務起家,深耕通用電子測試儀器領域二十多年,產品矩陣完備。目前公司以通用電子測量儀器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主要業務,主要產品包括數字示波器、射頻類儀器、波形發生器、電源及電子負載、萬用表及數據采集器等,是目前首個搭載自主研發數字示波器核心芯片組成并成功實現產品化的國內企業,是一家全球性的電子測量儀器公司,可為智慧世界和科技創新提供測試測量產品與解決方案。從營收規模來看,2023年普源精電營業收入為6.71億元,同比增長6.34%;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3.07億元,同比下降1.24%。
四、發展趨勢
電子測量儀器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其發展是多學科、多領域共同進步的成果。隨著科學技術的持續發展,電子測量儀器產品也將隨之快速發展,以滿足下游應用領域的測量需求,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未來幾年,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1、高頻率、大帶寬、高速度、多通道
6G通信、智能網聯汽車、雷達與對抗、衛星通信等領域提出了更高的頻率以及超過2GHz以上調制分析帶寬的測量需求,目前業內已有高達145GHz同軸連續覆蓋的網絡分析儀和11GHz分析帶寬的信號分析儀產品;量子計算、通信等提出了上百個通道并行測量需求,日益增長的云上需求推動了數據中心向400GE+發展,目前已在開始800GE技術研究,對400Gbps以上數據通信測量需求日益增加。更高的頻率,更大的帶寬,更快的速率、更多通道將成為電子測量儀器技術發展的一個方向。
2、平臺化、軟件化、多功能
雷達、5G/6G通信、智能網聯汽車、衛星互聯網等不同領域提出了針對不同場景、不同標準、不同協議的差異化測量需求。為縮短電子測量儀器產品研發周期,快速提供滿足不同測量需求的產品,向平臺化、軟件化發展,開發信號發生、信號分析、無線通信測量等通用平臺,并通過針對具體細分領域的軟件和協議,完善產品性能將成為一個趨勢。為滿足通信、工業電子、教育、國防等領域提出的高效、精準地測量多類別、復雜參數測量需求。一臺儀器上具備信號發生、信號分析儀、網絡分析儀、功率測量、噪聲系數分析等功能的多功能儀器也將成為一個發展方向。
3、芯片化、模塊化、小型化
在航空航天、通信的有限空間和外場使用場景下,以及工業互聯網邊緣測量等領域對測量儀器提出了高可靠、小體積、多總線和便攜輕便的要求。與此同時,半導體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測量功能芯片化集成提供了技術支撐,芯片化、模塊化、小型化是未來測量技術的發展方向。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njjkdl.com)發布的《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
《2025-2031年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市場現狀調查及發展前景研判報告》共六章,包含電子測量儀器主要產品市場分析,電子測量儀器行業重點企業經營分析,中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規劃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