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要:近年來,云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開局良好,形勢喜人。其中,在中藥材種植方面,云南省連續6年蟬聯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第一位。目前,中藥材產業作為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中發展較快的產業之一,已經成為促進云南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實現貧困農戶精準脫貧的重要產業。2023年,云南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030.48萬畝,同比增長5.7%。全年中藥材產量達144.2萬噸,同比增長6.69%;中藥材綜合產值達1650億元。
關鍵詞:中藥材、云南中藥材、林下種植
一、中藥材行業概述
中藥材指在漢族傳統醫術指導下應用的原生藥材,用于治療疾病。中草藥材是中藥發展的源頭,我國中藥材從《黃帝內經》記載的365味發展至今,已達到12807種,中成藥方達5000余種,豐富的資源和廣泛的用途構成了我國中藥的資源優勢。同時,由于歷史文化、地理環境和社會發展水平不同等多種原因,各地區的中藥材種植分布呈現不均衡性,從東北至西南由少增多,但常用藥材的蘊藏量仍以北方最多,我國中藥材種植主要集中在吉林、遼寧、河北、寧夏、甘肅、湖北、安徽、湖南、廣西、廣東、云南等省市。根據中藥藥材的來源不同,可以將中藥材分為植物類藥材、動物類藥材和金石礦物類藥材,其中植物類藥材占比最大,來自植物的根莖、種子、果實、全草、花朵、樹脂等。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云南中藥材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二、云南省中藥材發展政策環境分析
云南是中藥材資源大省,中藥資源總數和藥用植物種數占全國的一半以上,品種和數量均居全國之首,許多特有品種是我國中藥材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三七、滇重樓、云木香、云茯苓、黃連、天麻、當歸、石斛、訶子、陽春砂仁、滇龍膽等藥材是云南省重要的道地藥材。中藥材是重要生物資源,是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重要基礎。豐富和寶貴的中藥材資源,為發展中藥、民族藥、天然藥,開發創新藥物,打造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藥品種,增強中醫藥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全面推進中藥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保護和發展中藥材,對于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為此,云南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中藥材行業的發展。2024年5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大理州林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3—2025年)》,其中就發展林下經濟產業帶提出要求,鼓勵推進中藥材林下種植基地縣建設,推動重樓、黃精、紅花、丹參、白及、石斛等道地優勢藥材林下仿原生境種植,加快保育及供應基地縣建設,推動林下經濟產業擴面提質。此外,作為云南省優勢產業,地方政府積極推動中藥材種植生產,著力布局以產業優勢帶動鄉村振興的發展格局。2023年8月,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發布《云南省鄉村振興責任制實施細則》,提出立足本地區基礎條件、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規劃發展鄉村產業,做好“土特產”文章。
三、云南省中藥材發展現狀
發展中藥材產業是云南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客觀需要。隨著國家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綠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等重大部署的實施,有著得天獨厚優勢的云南道地中藥材產業潛力巨大,精耕種、精加工、精銷售,把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是未來云南道地中藥材發力的方向。近年來,云南省中藥材產業發展開局良好,形勢喜人。其中,在中藥材種植方面,云南省連續6年蟬聯全國中藥材種植面積第一位。目前,中藥材產業作為高原特色現代農業中發展較快的產業之一,已經成為促進云南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實現貧困農戶精準脫貧的重要產業。2023年,云南省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030.48萬畝,同比增長5.7%。
復雜的地質環境形成了云南特有的高原特征和豐富的藥物資源,使其成為全國產業規模大、品種全的道地藥材主產區。根據云南省農業農村廳等部門發布的《云南省道地藥材名錄(2024版)》,我國云南收錄的特產藥材達146種。其中,三七、重樓、砂仁、天麻、當歸等“十大云藥”農業產值超過10億元,三七、燈盞花、草果等產量均占全國總量的90%以上,滇重樓、云木香、云茯苓、砂仁、石斛等中藥材占全國市場供給量的半壁江山。2023年,云南省充分利用其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中醫藥產業,全年中藥材產量達144.2萬噸;同比增長6.69%。
2023年來,云南扎實開展中藥材良種“育繁推”工作,目前已建設中藥材良種繁育基地103個;不斷推動中藥材基地規范化,通過綠色、有機和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建設,全省標準化中藥材種植基地達200萬畝。隨著良種繁育基地建設的穩步推進,全省中藥材種植優勢優質品種逐漸形成,行業產值也在不斷提升。2023年全年云南省中藥材綜合產值達1650億元。其中,農業產值達到535億元;加工產值488億元;三產產值627億元。與此同時,中藥材產業在優化云南省農業結構、推動聯農帶農富農、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作用顯著。截至2023年底,云南省中藥材產業從業農民達到144.6萬人,戶均年創造產值3.5萬元。
四、云南中藥材企業競爭格局
目前國內大宗中草藥材種植廣泛,可實現人工規?;N植,但其流通渠道長、交易成本高,因而價格容易波動,而名貴藥材如人參、石斛、三七、雪蓮花、川貝母、野山參、冬蟲夏草等由于其生長對氣候環境要求高、生長周期長,稀缺性明顯,且名貴藥材一般用于直接加工成滋補品銷往消費終端,毛利空間較大,因此掌控稀缺名貴藥材的企業具備資源優勢。目前,云南省中藥材品牌建設成效明顯,云南白藥集團、昆藥集團、一心堂、龍津藥業、大理藥業等企業憑借其強大的研發能力、品牌影響力和市場布局,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增值效益顯著。其中,云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云南白藥”產品已成為著名的國產成藥,自1902年問世以來,馳名中外,名揚四海,產品多年銷往國內、港澳、東南亞、日本、歐美等國家、地區的市場。
五、云南中藥材發展趨勢研判
目前,云南省中藥材產業呈現出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一方面,云南省政府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將其作為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重點產業來推動。未來,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通過實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推進中藥材的標準化種植、提高規范化水平、擴大品牌影響力等,將推動云南省中藥材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另一方面,?云南省位于中國西南邊陲,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擁有對外開放口岸28個,是中國與南亞東南亞新興市場交流的關鍵節點。?未來,云南省將積極探索中藥材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利用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資源優勢,推動中藥材的進出口貿易。此外,近年來,云南中藥材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中藥材高產低質、農殘及重金屬超標、產量失衡、連作障礙嚴重和土地資源短缺等問題突出,制約了中藥材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由此,云南省政府將充分利用廣闊的林下空間資源,依托院士專家團隊研發的林下中藥材生產新技術,大力發展林下中藥材,讓中藥材回歸山野林中,推行中藥材生態種植、仿野生種植,有效提高中藥材品質、保護耕地、促進林木生長,拓展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路徑。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njjkdl.com)發布的《中國云南中藥材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云南中藥材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2025-2031年中國云南中藥材行業市場運營格局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共九章,包含“十四五”期間云南省中藥材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十四五”期間云南省中藥材投資前景與策略分析,云南省中藥材企業制定“十四五”發展戰略研究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