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況:近年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煤炭行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亦給煤炭行業信息化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據統計,2022年中國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74.6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硬件和軟件市場規模占比分別約為43.3%、38.4%,目前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服務市場需求占比較少,僅有18.3%。
關鍵詞: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煤礦智能化、煤礦信息化、煤炭開采
一、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綜述
煤礦信息化是指對礦井地理、生產、安全、設備、管理和市場等方面和信息進行采集、傳輸處理、應用和集成等,從而完成自動化目標。煤礦信息化建設主要包括決策支持系統、管理信息化和安全信息化。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是指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對煤炭生產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數據采集、處理、分析和應用,以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確保安全、環保和質量的管理體系。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可以幫助煤炭企業更好地監控和控制其生產過程,提高競爭力,適應市場需求和政策變化。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分類:
二、煤炭行業相關政策梳理
煤炭行業從2021年以來維持高景氣度,2022年景氣度持續攀升,煤炭產量創歷史新高。2021年以來,疫后恢復帶動需求上升,十三五期間去產能帶來供給不足,煤炭價格整體提升。2022年,煤炭行業延續高景氣度,俄烏沖突爆發導致全球能源價格大漲,國內電力、化工行業用煤需求增長,而降雨量偏弱導致水電發力,我國煤炭價格維持高位運行。為平抑煤價波動,政策強調增產保供穩價,煤炭產量創歷史新高,行業產能利用率處于高位。
從國內能源需求結構來看,煤炭依舊占據主導地位,隨著清潔能源發電行業崛起,煤炭在火力中需求持續下降,但火力發電依舊是國內電力來源的主要方式,同時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發電模式尚未完善,煤炭需求占比有所回升。數據顯示,國內煤炭消費量在能源需求結構占比從2013年的67.4%持續下降至2021年的55.9%,2022年回升至56.2%。
三、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產業鏈
從產業鏈來看,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上游主要是計算機行業,包括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軟硬件,產業鏈下游應用于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主要是在煤炭生產環節。
煤炭是中國的黑色“金子”,中國現如今面臨工業化和城鎮化,經濟發展新常態,離不開煤炭,近年來國內煤炭產業產量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原煤產量達到45.59億噸,同比增長10.49%。受益于相關政策推動,國內煤炭行業保持高增速發展,2023年上半年國內原煤產量為23.01億噸,同比增長4.40%。進出口方面,由于我國煤炭轉換率不高,利用效率低下,所以煤炭仍舊有相當一部分需要進口,2023年上半年國內原煤進口量達到2.22億噸,同比增長93.0%,進口金額為276.72億美元,同比增長49.20%,預計2023年國內原煤進口將突破新高。
相關報告:智研咨詢發布的《中國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四、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現狀分析
自上世紀中葉以來,信息化技術的巨大發展,推動各國加速卷入到世界經濟的國際化潮流之中,全球主要產煤國煤炭企業信息化建設得到了高度重視,煤炭生產信息化建設市場持續擴容。據統計,2022年全球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5.05億美元,同比增長5.4%。受全球煤炭開采規模、開采企業信息化投資等因素的影響,亞太地區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需求市場,目前亞洲地區市場規模占比約為60.7%。
就國內市場來看,近年來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為煤炭行業信息化的快速發展指明了方向,并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亦給煤炭行業信息化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據統計,2022年中國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74.6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硬件和軟件市場規模占比分別約為43.3%、38.4%,目前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服務市場需求占比較少,僅有18.3%。
五、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競爭情況
從市場競爭來看,行業內分布著眾多小型或中型企業,沒有一家能決定定價,所以導致該行業的進入壁壘比較低,使得企業只能通過價格戰降低整體利潤來守住份額,難以體現產品或者服務的差異性。從本質上來講,除了自主開發軟件類工程外,信息技術企業的軟硬件是有固定來源的,通過整合而產生效益和利潤。零散型的行業競爭結構基本上是以價格戰為主,并不停有進入有退出,直到行業內產能同需求相適應。目前,國內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重點企業有:山東藍光軟件有限公司、西安集靈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睿呈時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龍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龍軟科技在我國煤炭工業面向智能開采的煤礦安全生產空間信息處理關鍵技術的研發與應用領域,龍軟科技處于行業龍頭地位,現已發展成為行業內具備提供煤炭安全生產與智能開采信息化管理整體解決方案的主流高科技企業。龍軟科技擁有以地理信息系統為基礎開發平臺的煤炭行業安全生產管理信息化最為完整的專業體系、技術體系和核心技術儲備,提供的軟件產品從GIS平臺開始,通過持續研發投入形成了MIS、MES到LongRuanGIS“一張圖”、“透明化礦山”、“基于大數據的安全生產動態診斷系統”,實現了從專業軟件產品到綜合信息化解決方案的持續迭代,得到了市場的充分認可。據公司公告,2022年龍軟科技實現營業總收入3.65億元,凈利潤為0.80億元,其中公司智能礦業業務營收占比達到89.72%。
六、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煤礦智能化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技術支撐,將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智能裝備等與現代煤炭開發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實時互聯、分析決策、自主學習、動態預測、協同控制的智能系統,實現煤礦開拓、采掘(剝)、運輸、通風、洗選、安全保障、經營管理等過程的智能化運行。據統計,2022年我國煤礦智能化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62.4億元,同比增長67.7%,其中基礎設施和集成平臺建設市場規模分別為67.96、67.70億元,占比相對較小,我國煤礦智能化建設處于初級階段,現階段煤礦行業智能化建設重點仍集中在開采、運輸等設備智能化提升上,預計未來我國煤礦行業智能化建設重點將轉移到軟硬件等信息化改造方向。
以上數據及信息可參考智研咨詢(www.njjkdl.com)發布的《中國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智研咨詢是中國領先產業咨詢機構,提供深度產業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及定制服務等一站式產業咨詢服務。您可以關注【智研咨詢】公眾號,每天及時掌握更多行業動態。


2025-2031年中國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
《2025-2031年中國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市場運行格局及戰略咨詢研究報告》共十章,包含中國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重點企業分析,2025-2031年中國手機配件的發展前景及趨勢,中國煤炭生產管理信息化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分析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