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研咨詢 - 產業信息門戶

智研產業百科

一、定義及分類
二、行業政策
三、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2、資金壁壘
3、人才壁壘
四、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五、行業現狀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2、不利因素
七、競爭格局
八、發展趨勢
1、智能化成為望遠鏡行業發展重要趨勢之一
2、望遠鏡產業逐漸向多功能化
3、輕便型、便攜型望遠鏡產品應用需求日益增長

望遠鏡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居民生活消費升級,國內業余天文愛好者群體迅速擴大,同時,望遠鏡產品應用場景也逐漸從航運、海洋漁業、勘探、測量、監視、天文等傳統應用需求行業拓展至觀看賽馬、足球、棒球、演唱會、滑雪、旅游、觀鳥等娛樂消費活動,使得國內望遠鏡產品應用需求呈現日益拓展態勢。同時,隨著國內產業鏈建設日益完善,我國望遠鏡行業出口市場也呈現日益擴張態勢。根據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望遠鏡行業進口金額為1912.53萬美元,同比增長7.28%;出口金額為6.53億美元,同比增長21.47%。


、定義及分類


望遠鏡(telescope)是一種利用透鏡或反射鏡以及其他光學器件觀測遙遠物體的光學儀器。其利用通過透鏡的光線折射或光線被凹鏡反射使之進入小孔并會聚成像,再經過一個放大目鏡而被看到,又稱“千里鏡”。經過市場發展,現如今市面上常見的望遠鏡產品種類主要包括折射望遠鏡、反射望遠鏡、折反射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空間望遠鏡、雙子望遠鏡、太陽望遠鏡、紅外望遠鏡、數碼望遠鏡、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等。

望遠鏡產品分類


二、行業政策


近年來,中共中央、國家部委以及行業自律組織先后頒布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2024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等一系列政策,均重點指出要大力支持科學產業發展,不斷提升國產科學儀器制造實力。這為我國望遠鏡等光學儀器行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為行業帶來良好發展機遇。同時,國家及地方出臺的促消費政策,以及鼓勵居民參加露營、觀鳥等戶外活動,要求中小學增加天文觀測等實踐課程等政策措施,均有效提升了國內望遠鏡產品市場消費需求,持續為我國望遠鏡行業發展注入活力。

中國望遠鏡行業相關政策


三、行業壁壘


1、技術壁壘


望遠鏡制造涉及到光學設計、精密加工、電子系統集成等多個高技術領域,對企業的研發能力和技術積累有較高要求。光學設計需要精確計算鏡片的形狀和排列,以確保成像質量。精密加工則要求高精度的設備和工藝,以制造出符合設計要求的鏡片和機械部件。電子系統集成涉及將光學系統與電子控制系統、傳感器等結合起來,實現望遠鏡的自動化和智能化功能。新進入者往往缺乏這些技術積累和研發能力,難以在短時間內達到行業技術水平,從而面臨較高的技術壁壘。


2、資金壁壘


望遠鏡制造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研發費用、生產設備購置費用、原材料采購費用、市場營銷費用等。研發階段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以推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生產設備的購置和更新也需要大量的資金,以確保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原材料采購和市場營銷也需要穩定的資金支持。新進入者往往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難以在資金投入方面與現有企業競爭,從而形成資金壁壘。


3、人才壁壘


望遠鏡行業需要光學設計、機械加工、電子工程等多領域的專業人才,這些人才不僅要具備深厚的理論知識,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培養一名熟練的光學設計工程師或精密加工技師需要較長的時間和大量的資源投入。此外,行業內的高端人才相對稀缺,企業之間對人才的競爭激烈。新進入者在人才儲備和吸引方面往往處于劣勢,難以組建起一支能夠支撐企業發展的專業團隊,從而形成人才壁壘。


四、產業鏈


1、行業產業鏈分析


望遠鏡行業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供應和元器件制造環節,主要包括光學玻璃、金屬、塑料等原材料,電子元件、傳感器、電子控制單元、精密傳動裝置等元器件。產業鏈中游為望遠鏡設計制造環節,的代表廠商有萊卡、蔡司、晶華光學、博冠股份等。產業鏈下游為望遠鏡銷售應用環節,主要通過線上電商平臺、線下實體店、專業戶外用品店等銷售渠道將望遠鏡產品應用至天文觀測、軍事用途、戶外活動(如觀鳥、狩獵等)、教育科研、旅游觀光等場景。

望遠鏡行業產業鏈
光學玻璃
德國SCHOTT公司
美國CORNING公司
日本HOYA公司
日本小原公司
北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光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戈碧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尤利特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
寶山鋼鐵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銅業集團有限公司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塑料
金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東銀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國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國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元件
立訊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紫光國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臺灣積體電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華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上游
廣州市晶華精密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博冠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CELESTRON(星特朗)
中游
天文觀測
軍事用途
戶外活動
教育科研
下游


2、行業領先企業分析


(1)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鳳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國家搞小三線建設而設立的江西光學儀器總廠,創建于1965年8月15日,由原國家計委、一機部聯合批準設立,1997 年5 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簡稱“鳳凰光學”。鳳凰光學主要從事光學元件、光學鏡頭、光電模組、智能控制器、鋰電池、光學儀器零配件等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具有光學、機械、電子、塑料等多專業綜合研究開發和生產經營能力,在光學冷加工、金屬精密加工、表面熱處理、光學鍍膜、注塑成型和精密模具制造等加工工藝方面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目前公司產品已廣泛應用于國際知名品牌的數碼相機、影像投影、安防監控、智能車載、智能家居等消費類光電子領域,是諸多國內外頭部企業穩定的供應商。數據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鳳凰光學營業收入為12.17億元,同比下降7.55%。

2018-2024年9月鳳凰光學營業收入變化


(2)廣州博冠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廣州博冠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2014年10月10日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掛牌上市,股票簡稱“博冠股份”。博冠股份是一家堅持“科技創新、品牌營銷、核心制造、資本運營”為經營理念,以望遠鏡、槍瞄、測距儀、夜視儀等戶外光學業務為基礎,融合移動(Mobile)、智能(AI)、通訊(4G/5G)、顯示(4K/8K)、物聯網(IOT)等技術,從事8K超高清視頻采集設備研發和生產的智能科技產業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博冠股份營業收入為1.85億元,同比增長13.23%。

2019-2024年博冠股份營業收入變化


五、行業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內外居民生活消費升級,國內業余天文愛好者群體迅速擴大,同時,望遠鏡產品應用場景也逐漸從航運、海洋漁業、勘探、測量、監視、天文等傳統應用需求行業拓展至觀看賽馬、足球、棒球、演唱會、滑雪、旅游、觀鳥等娛樂消費活動,使得國內望遠鏡產品應用需求呈現日益拓展態勢。同時,隨著國內產業鏈建設日益完善,我國望遠鏡行業出口市場也呈現日益擴張態勢。根據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望遠鏡行業進口金額為1912.53萬美元,同比增長7.28%;出口金額為6.53億美元,同比增長21.47%。

2018-2024年中國望遠鏡行業進出口規模變化


六、發展因素


1、有利因素


(1)國家政策利好,行業規范逐步完善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望遠鏡行業發展,政策扶持力度不斷加大。例如,科技部通過專項支持(如SKA射電望遠鏡項目)、稅收優惠、研發補貼等方式,鼓勵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同時,許多地方政府也出臺了配套政策,如設立高新技術產業區、提供土地和稅收優惠,吸引望遠鏡相關企業落地。這都為行業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此外,近些年來,國內望遠鏡行業相關規范與標準也在逐步完善,如《望遠鏡行業標準規范》,有效推動了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2)光學技術取得新突破,智能技術為產品升級帶來更多可能


望遠鏡行業在光學系統、探測器技術、材料科學等領域取得顯著創新。非球面鏡片、多層鍍膜技術提升了成像質量,超導探測器和量子點探測器增強了觀測靈敏度。同時,自動尋星、圖像處理、遠程操控等智能化技術逐漸普及,推動產品向高端化、個性化發展。例如,博冠股份等國內企業在8K+AI超高清采集設備上取得突破,部分技術指標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此外,技術創新還推動了望遠鏡生產成本降低,使高性能望遠鏡進入更廣泛消費市場。


(3)望遠鏡市場應用需求持續釋放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探索未知領域的渴望,望遠鏡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天文觀測、戶外運動、航海等領域對望遠鏡的需求旺盛,國內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未來,隨著科普教育普及、旅游觀星熱潮以及消費電子融合,如智能手機與便攜式望遠鏡結合,望遠鏡市場需求將進一步釋放。同時,新興細分市場如VR望遠鏡、微型化望遠鏡等不斷涌現,為行業開辟新的增長空間。


2、不利因素


(1)高端領域受制于國際巨頭


我國望遠鏡行業在高端技術層面仍顯著依賴進口,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不足。例如,反射鏡拋光、輕量化設計等大口徑光學元件制造、高精度控制系統等領域尚未實現完全自主可控;超低色散玻璃、激光晶體等特殊光學材料,以及納米級鍍膜、鏡面應力控制等精密加工技術受國外專利封鎖,導致生產成本高、研發周期長。同時,目前國內自適應光學系統、實時圖像處理算法等智能化技術與蔡司、尼康等國際品牌的技術積累存在代際差距,傳感器集成與數據傳輸穩定性不足,難以滿足高端科研和民用市場需求。


(2)專業人才斷層與研發投入不足


目前,國內光學設計、精密機械領域人才嚴重短缺。數據顯示,全國每年光學工程專業畢業生僅約8000人,其中進入望遠鏡行業的不足5%。同時,國內望遠鏡企業研發投入占比普遍低于5%,而國際巨頭企業平均在12%左右。在此背景下,我國望遠鏡相關技術迭代速度較為緩慢,十分不利于行業發展。例如,國產望遠鏡自動追星系統的算法延遲達0.5秒(國際水平0.1秒),嚴重影響觀測體驗。此外,在產學研合作方面,我國高校成果轉化率不足10%,例如,南京天文光學所研發的“主動光學技術”因企業承接能力不足,至今未實現商業化,這就使得國產望遠鏡產品升級受到嚴重限制。


(3)替代品沖擊與需求場景局限性


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日益普及,其上自帶的長焦攝影技術,如華為P60 Pro的200倍變焦,對低端望遠鏡形成直接替代。根據抖音調研顯示,2023年“手機觀月”話題播放量超10億次,導致千元以下望遠鏡銷量同比減少23%。同時,望遠鏡行業需求高度依賴小眾場景,而國內天文愛好者僅占人口0.3%,戶外觀測也受季節氣候制約(如雨季觀鳥設備需求下降40%),市場增長天花板明顯。


七、競爭格局


我國望遠鏡行業整體呈現“高端市場由國際品牌主導,中低端市場本土企業競爭激烈”的競爭格局。細分來看,蔡司、尼康、星特朗等國際巨頭憑借核心技術優勢和品牌溢價,長期占據專業天文望遠鏡和高端觀測設備市場,尤其在光學元件精密加工和智能化功能(如自動尋星、AI圖像處理)領域形成技術壁壘。博冠、信達等國內企業則以高性價比和電商渠道優勢,主攻消費級市場,通過便攜式戶外望遠鏡、入門級天文設備覆蓋大眾需求,并逐步向中高端滲透,但受限于核心光學材料依賴進口和研發投入不足,高端產品競爭力較弱。

中國望遠鏡行業重點企業經營情況


八、發展趨勢


1、智能化成為望遠鏡行業發展重要趨勢之一


隨著人工智能(AI)和物聯網技術的成熟,越來越多的望遠鏡開始集成智能系統,使得操作變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例如,自動跟蹤和定位功能已經成為現代天文望遠鏡的重要特點。借助內置的GPS、星圖數據庫和智能傳感器,用戶無需手動調整望遠鏡的方向和角度,望遠鏡能夠自動鎖定目標,并保持對目標的跟蹤。


2、望遠鏡產業逐漸向多功能化


望遠鏡的分辨率、光學鍍膜技術、鏡片材料和制造工藝的創新,使得現代望遠鏡能夠在低光環境下提供更加清晰、細膩的圖像。特別是在天文學領域,望遠鏡的解析力和觀測能力得到極大增強,用戶能夠觀察到更遠的天體和更清晰的細節。在此情況下,未來望遠鏡將逐漸向多功能化發展。例如,許多天文望遠鏡不僅可以進行天文觀測,還能夠拍攝天體影像,甚至直接將圖像傳輸到電腦或云端進行數據存儲與處理。某些型號的望遠鏡還集成了視頻錄制功能,使得觀測者能夠記錄下每一次觀測的過程和結果,方便后期分析。


3、輕便型、便攜型望遠鏡產品應用需求日益增長


過去,望遠鏡往往體積龐大,重量沉重,攜帶和存儲都不便。然而,隨著材料科學和制造技術的進步,現代望遠鏡不僅在光學性能上實現了提升,其體積和重量也得到了大幅縮減。輕便型、便攜型望遠鏡成為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的產品,尤其是在觀鳥、登山、旅游等休閑活動中,消費者對這種便攜式望遠鏡的需求逐年增長。

中國望遠鏡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版權提示

智研咨詢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對有明確來源的內容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稿酬或其它問題,煩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與您溝通處理。聯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擴展閱讀
2022年上半年中國望遠鏡行業進出口情況分析:出口數量及出口金額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圖]
2022年上半年中國望遠鏡行業進出口情況分析:出口數量及出口金額總體上呈上升趨勢[圖]

近年來,中國望遠鏡出口數量總體上升,由2018年的649.5萬臺上升至2021年的998.6萬臺,出口金額由14073.2萬美元上升至29725.8萬美元。進口數量及金額則呈下降趨勢。2022年上半年中國望遠鏡出口數量為401萬臺,進口數量為0.9萬臺;出口金額為13087萬美元,進口金額為167.7萬美元。

望遠鏡 2022-10-18
在線咨詢
微信客服
微信掃碼咨詢客服
電話客服

咨詢熱線

400-600-8596
010-60343812
返回頂部
在線咨詢
研究報告
可研報告
專精特新
商業計劃書
定制服務
返回頂部

全國石油產品和潤滑劑

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在用潤滑油液應用及

監控分技術委員會

聯合發布

TC280/SC6在

用潤滑油液應

用及監控分技

術委員會

標準市場調查

問卷

掃描二維碼進行填寫
答完即刻抽獎!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婷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