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季度內蒙古自治區城鎮、農村居民累計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03:1,累計人均消費支出之比為1.64:1
2024年第一季度內蒙古自治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2023Q1-2024Q1內蒙古自治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達到11.72%;2023Q1-2024Q1單季度內蒙古自治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年第一季度達到最高值。
2024年第一季度山西省城鎮、農村居民累計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26:1,累計人均消費支出之比為1.61:1
2024年第一季度山西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2023Q1-2024Q1山西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5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達到10.13%;2023Q1-2024Q1單季度山西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年第三季度達到最高值,此后有所波動。
2024年第一季度河北省城鎮、農村居民累計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1.99:1,累計人均消費支出之比為1.57:1
2024年第一季度河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2023Q1-2024Q1河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6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達到9.89%;2023Q1-2024Q1單季度河北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3年第四季度達到最高值,此后有所下降。
2024年第一季度天津市城鎮、農村居民累計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1.8:1,累計人均消費支出之比為1.54:1
2024年第一季度天津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2023Q1-2024Q1天津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2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達到10.5%;2023Q1-2024Q1單季度天津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年第一季度達到最高值。
2024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城鎮、農村居民累計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14:1,累計人均消費支出之比為1.94:1
2024年第一季度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2023Q1-2024Q1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9.7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比達到10.46%;2023Q1-2024Q1單季度北京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4年第一季度達到最高值。
2024年1-2月青海省工業企業有640個,虧損企業占比44.38%
2024年1-2月,青海省工業企業數(以下數據涉及的工業企業,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為640個,和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5個,同比下降0.78%,占全國的比重為0.13%。
2024年1-2月甘肅省工業企業有2997個,虧損企業占比47.58%
2024年1-2月,甘肅省工業企業數(以下數據涉及的工業企業,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為2997個,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87個,同比增長14.83%,占全國的比重為0.6%。
2024年1-2月陜西省工業企業有8210個,虧損企業占比39.22%
2024年1-2月,陜西省工業企業數(以下數據涉及的工業企業,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為8210個,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59個,同比增長5.92%,占全國的比重為1.64%。
2024年1-2月西藏自治區工業企業有197個,虧損企業占比54.82%
2024年1-2月,西藏自治區工業企業數(以下數據涉及的工業企業,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為197個,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個,同比增長5.35%,占全國的比重為0.04%。
2024年1-2月云南省工業企業有5304個,虧損企業占比40.61%
2024年1-2月,云南省工業企業數(以下數據涉及的工業企業,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為5304個,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93個,同比增長8%,占全國的比重為1.06%。
2024年1-2月貴州省工業企業有5011個,虧損企業占比48.15%
2024年1-2月,貴州省工業企業數(以下數據涉及的工業企業,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為5011個,和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53個,同比下降4.81%,占全國的比重為1%。
2024年1-2月四川省工業企業有18622個,虧損企業占比27.92%
2024年1-2月,四川省工業企業數(以下數據涉及的工業企業,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為18622個,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082個,同比增長6.17%,占全國的比重為3.72%。
2024年1-2月重慶市工業企業有7835個,虧損企業占比26.25%
2024年1-2月,重慶市工業企業數(以下數據涉及的工業企業,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為7835個,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71個,同比增長2.23%,占全國的比重為1.56%。
2024年1-2月海南省工業企業有724個,虧損企業占比38.12%
2024年1-2月,海南省工業企業數(以下數據涉及的工業企業,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為724個,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8個,同比增長7.1%,占全國的比重為0.14%。
2024年1-2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業企業有4794個,虧損企業占比51.69%
2024年1-2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業企業數(以下數據涉及的工業企業,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為4794個,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83個,同比增長8.68%,占全國的比重為0.96%。
2024年1-2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企業有1503個,虧損企業占比46.84%
2024年1-2月,寧夏回族自治區工業企業數(以下數據涉及的工業企業,均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為1503個,和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4個,同比增長2.31%,占全國的比重為0.3%。